這一次的改變節奏和縮短步伐,完全不同於曾經在禾島市市隊一樣,那時候蘇祖還是初出茅廬,只是完全執行著李志忠的訓練計劃和想法。
而這一次是主動最佳化,在技術成型之後,要再進一步打亂原來跑步的節奏,開始改變已有的步數和節奏。
看上去僅僅是因為縮短了兩步的距離,但放在了100米上,就意味著,每一步的步幅都要跟著提升。
而且還要逐漸適應自己的步頻,將速度真正提升起來,形成大腦和肌肉記憶,做到只要進入賽場,就能夠直接用身體本能跑出來。
以下肢力量來說,蘇祖現在支撐腿部擺動的爆發力已經是最頂尖的,腿部爆發力來自肌肉。通常,舉重和健美運動員的腿部肌肉力量是十分突出的,而蘇祖的腿部肌肉力量絕不遜色。大腿圍度是考量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標,成年男性的標準大腿圍為身高乘以0.293,蘇祖的身高是一米八七,這樣算下來他現在的標準大腿圍度是54.79厘米,但實際上蘇祖現在的腿圍超過了標準近9厘米,達到63.6厘米,比起一些舉重或者健美運動員都絲毫不遜色。
而制約他更進一步速度的就是當前的步幅還不夠,以他現在的腿部力量,最大的步幅也可以達到3米左右,但是在不同的比賽,蘇祖的步幅總是會出現一定的變化。
後世國內很多人都討論和比較過牙買加閃電與蘇丙天的步幅。同樣41步,牙買加閃電能夠跑完100米,而蘇丙天大概只跑完了87米左右。
當然,步幅並非絕對致勝關鍵,需要取一個步幅和步頻的合適的中間點。以蘇祖的身高,支撐起44步或者43步跑完一百米,也不算是特別大的步幅。不過這樣的調整,肯定會引起起跑、加速跑,途中跑一些列步幅的變化。
這種調整帶來的結果也未必是正面的,很有可能蘇祖調整到43步以後,因為需要腳掌和地面更大的接觸和反彈力量,影響了整體速度。
但在當前情況下,蘇祖李志忠包括整個蘇祖的課題研究小組都很明白,他想要再次突破,除了提升起跑反應,爆發力,速度保持能力外,這個步幅必須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變。
在這之後的幾天後,在海根基地訓練的田徑隊都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蘇祖整個人似乎著了魔一樣。
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嘴裡似乎都念念有詞,除了完成正常的訓練任務之外,似乎整個人完全都沉迷了進去一樣。
“45步……44步……43步……”
蘇祖除了在田徑場跑道不斷地最佳化著自己的步伐和節奏,甚至在夜晚睡覺前,都不斷地回想著自己跑步的場景。
腦海裡一遍遍的回想著自己從踏上起跑器,聽到槍聲之後開始跑,一步,兩步,三步,各種細節和步幅都算得準準的。
偶爾有幾次突然感覺自己的步幅不對,蘇祖甚至會猛然從床上跳了起來,懊惱無比的再次開始算。再次在腦海裡設計100米的長度,調整著自己起跑加速和途中跑的步數。
日子這樣一天天過去,蘇祖在白天進行常規的體能、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節奏訓練,每隔一兩天在泳池進行水中跑聯系,而晚上則不斷在腦海中複習著自己改變步幅節奏後的訓練成果。
簡單,純粹,不受外加打擾,偶爾蘇祖都有一種回到了當年禾島市隊剛在李志忠麾下訓練時的感覺。
但這樣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2007年2月4日,農歷李春,央視春晚的第三次彩排邀請已經發了過來,蘇祖不得不暫時離開海根訓練基地,和張平秋餘亞玲等人乘坐飛機前往帝都。
而李志忠則依舊留在了海根訓練基地,和袁郭華兩人針對章裴孟,文勇易,蘇丙天三人進行細致的個人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