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過人的地方。”夏木徹頓了下,“確切的說,是我們發現白骨的地方,一個x表示有12個人的白骨,兩個x表示5個人以上的白骨,沒有三個x,表示我們還沒有發現10個人以上的白骨聚集地。”
“到沙漠戈壁的人本就少,這幾個打兩個x的地方,到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下。”夏木徹提醒。
他頓了一下,把“穿堂風”的常識給兩位尚書科普一番,提醒他們別看見黑色石頭,聽見鬼哭狼嚎就以為的有鬼。
兩位大人忙著點頭,一邊感慨王爺細致,一邊心想,他們的人都是高素質的人,才不會怕什麼鬼。
夏木徹見這兩位不以為然,只笑笑,那邊穿堂風究竟到了如何恐怖的程度,只有去過的人才知道。
最後一張地圖是綠洲到戈壁地圖,重點不在地上有什麼,而在於天。
天上就兩個東西,一是太陽的軌跡,二是北鬥七星。
這張圖,夏木徹沒做任何說明,只是想提醒這兩位,到了那地方,第一堂課就是教大家如何辨別方向,如何在走丟的時候找到綠洲。
緊接著,兩位大人也講了他們的考量。
第一,誰也不知地下究竟有多少石脂,快則兩三個月就取完了,慢則兩三年,七八年,誰也不知道,如今做準備,需按長久戰做準備。
綠洲雖是距戈壁灘最近的地方,但他們的人絕對不能過度消耗綠洲資源,綠洲必須作為最重要的樹苗種植基地。
他們的人,除了工部研究發明開採工具和研究種植的人外,其他人全部住在邊緣小鎮。
這批人,一年內最重要的事就是種下一片防護林,水源不夠,就到遠處去運。
第二,開採石油的人,前期可以是軍隊的人,可每一個兵,服役期只有三年,三年以後怎麼辦?再調一幫新手過來嗎?
不如付他們工錢,不低於服役期的價格,願意留下的留下,這樣還都是熟手……
三個人,從下午討論到傍晚,再討論到深夜。
從大方向,到執行細節,再到人員確定,所有事項全部用炭條寫在白紙上,比夏木徹之前呈現給皇上的摺子更具體許多。
晚飯是在書房吃的,這三個大人物,一人端了一個大海碗,大海碗裡有飯有菜,他們圍著書案,一邊討論,一邊把飯就吃了。
再從王府出來時,月已上中天。
工部尚書看著兵部尚書,唏噓:“我這把老骨頭,許久沒熬過這麼晚了!”
兵部尚書哈哈大笑:“看來文大人還要加強鍛煉才行!照今日這勢頭,往後跟著王爺,熬夜的時候還多!”
“但是至少節省了三天!”工部尚書說,“今日這些內容,若換做你我各自想,最後再交換意見,再整合再調整,至少也要三天,說不定三天都不夠……”
“是,戈壁灘這事兒上,以後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若有什麼想法,及早告知,彼此有個底。”兵部尚書一巴掌拍在工部尚書肩上。
工部尚書齜牙:“武壯士麻煩您輕點!下官姓文,是文弱書生!”
“哈哈哈!”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