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原國男子贈送女子首飾,比如手鐲,或者是項鏈。是要待女子應允後,他們為對方戴上,才算是求婚成功。
像他們送給本王的,裝在妝奩中的紫晶項鏈,卻不能算作是定情信物的。”
季清歌噗嗤一笑,道:
“王爺並無龍1陽之i好,這一點,臣妾自是明瞭。”
“你……”
眼底劃過一絲尷尬,帝瑾軒為季清歌穿好睡衣後,抱著她回到了奢華的裡間。
夫婦二人躺在雕花大木床i上,帝瑾軒摟著季清歌,深邃如暗夜星空般的眸子裡,閃過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暗淡。
他微微思索了下,還是將他小姑姑帝媛汐,與琉原國國王的故事,說給了季清歌聽。
季清歌起身找來了妝奩,將帝瑾軒提到過的那條紫晶項鏈,拿在了手中。只見心型的吊墜,在幽幽燭光的照射下,泛出了晶瑩的光澤。
帝瑾軒噙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道:“有些物件兒,它看著美好,實則不然。
就說你手中的這條紫晶項鏈吧,誰能保證,那琉原國國王在送小姑姑厚禮時,是沒其他想法的?”
畢竟一位是琉原國王,一位是熙玥皇朝的長主公。
“那是。”
季清歌也表示了認同。
“如今的琉原國國王,姓康名憶莘。小姑姑曾取笑過他,那麼位尊貴的王子,怎能用如此婉約的名字?
他說,他的名字,是寄託了他父王對他母後的一片深情的。”
康憶莘的母後莘百薇,是他父王早年在景安求學時認識的。她是司空府的一位婢女,卻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一位婢女。
康憶莘的父王與莘百薇相戀後,在他學成歸國時,便帶著她,回到了琉原國。
他不顧數位王室成員們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娶了她,做了他的王妃。
婚後,他常常聽她彈箏,與她品茗。說說體己話。
不久,她有了身孕。他卻在那時,奉了他父王的旨意,領軍出征了。
待他歸來,她已身懷六甲。
再後來,莘百薇難産死了。
康憶莘的父王很難受,便為他們的小王子取名為憶莘。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派人護送著他,來到了熙玥皇朝的皇城求學。
後來,康憶莘果然不負所望,在他十多歲時,便成功拜司空太傅為師了。
在治國安邦方面,他自有他的一番獨特見解。
司空太傅頗為賞識康憶莘的才華,便在私底下,也常常約他一起品茗,對弈。
有一回,康憶莘聽一位景安籍學子說,司空太傅在家中設宴慶生。他便備了厚禮,領著一位侍僕,前往司空府了。
也就是在司空太傅的壽宴之上,他聽到了帝媛汐所彈奏的悠揚琴聲。坐在大廳中,他望著被淺粉紗幔所遮擋住的高臺,瞥見了跪坐在古箏前的蒙著面紗的女子。
那位女子,便是帝瑾軒的小姑姑帝媛汐。
只記得在一曲終了之時,有位朝中的官員提議,讓在座的賓客們,為司空太傅作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