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十二芳華(5)

白清硯臉色一變,哀嘆數聲,把佩劍戴回腰間。花如何道:“三位叔叔還請到廳上說話。”他三人已祭拜過義兄義嫂,又在墓碑前默禱了幾句,隨著花如何去往正廳。

四人分主客坐下,花如何瞧白清硯面容憔悴,問道:“白叔叔,你當日從關外歸來時,傷可沒如今嚴重,難道又和誰動手了?”白清硯神色一變,欲說又休,忽地反問道:“賢侄女,你最近見過武鳳雛沒有?”

那日他在慈慶宮中拼命抵抗刺客,救下了太子朱常洛,身上卻被擊中數處,引發舊傷,傷情著實不輕。他昏了足有半月,其間萬曆皇帝與鄭貴妃因他得知真相,早動了殺他的心思,虧得太子力保,方沒丟掉性命。

甦醒後,他辭官之心更甚,以免留在朝中,淪為皇室的眼中釘。他既然死裡逃生,回想那刺客的身手,只覺其武功極高,還要勝過自己,這樣的高手天下能有幾個?卻聽聞朝廷告示說,梃擊案的兇手乃是張差。

他深知張差武功雖高,但絕非自己敵手,與他在宮裡交手的定然不是張差,而對刺客真正的身份,始終耿耿於懷。此刻為花如何提起,心想那刺客若是舒雲天,豈不是天大的干係?

白清硯不敢確認,因此不答反問,先試探一番。花如何一呆,神色轉為淒涼,點頭道:“見過。”白清硯忙問:“見過?武鳳雛人在哪裡?”花如何道:“不敢隱瞞白叔叔,他……他早已出關去了。”

白清硯道:“出關?什麼時候的事?”花如何黯然道:“去年冬天。”她回憶勾起,說的是與舒雲天離別的日子。白清硯卻當作舒雲天出關之時,問道:“他一直在關外嗎?”

花如何道:“是……他不會回來了。”白清硯大鬆了一口氣,心想:“武鳳雛這半年都在關外,自然不會是那刺客。但那刺客武功極高,不是武鳳雛,莫非竟是‘刀魁’?”

猛地一怔,急問:“武鳳雛幹嘛不陪你,而要去關外?”花如何苦笑不答,白清硯瞧她似有苦衷,話到嘴邊生生打住,不再多問,花如何靜坐了片刻,思緒才轉回當前,正色道:“白叔叔究竟為何人所傷?”

白清硯不願全盤托出,暗想:“梃擊一案,皇帝老兒意欲隱瞞,我既知真相,未必能夠善終,更別牽連餘人。”便道:“不瞞你說,那人瘋瘋癲癲,內功招數卻都相當了得,因此我甚至懷疑過是武鳳雛。”

花如何心中黯然:“雲天內功全失,外人並不知曉。”隨口問道:“瘋瘋癲癲?”白清硯道:“不錯,但也不似尋常瘋病,十分古怪。”依當日所見,描述其瘋癲之狀,於地處、時日、行刺等事卻略過不提。

花如何沉吟半晌,道:“這人不是瘋了,而是中了一種蠱毒。”白清硯素知義兄之妻乃苗家女子,精通蠱術,其女兒大抵也擅此道,聞言便信了幾分,問道:“什麼蠱術?”

花如何道:“先母曾言,她家鄉有一種‘傀儡蠱’,能驅使他人胸中狂意,當作傀儡來用。”想了一會兒,又道:“打傷白叔叔的,本該是個武功高手,為歹人下了此蠱,淪為了瘋瘋癲癲的殺器。”

白清硯心中一凜,問道:“什麼歹人?”花如何道:“多半是‘毒門四使’一脈。”白清硯怒道:“又是他們?這四人為非作歹已久,每逢高手結伴搜捕,就躲起來不再露面,委實狡猾無比,正道上朋友們也拿他們沒法子。”

花如何心想:“娘說過這項蠱術不傳外族,看來那人果然是‘毒門四使’的師父。”她知有一擅用“傀儡蠱”的高手,與母親姜蠻兒同出苗族,有著頗深的淵源。

兩年前花如何代父赴宴洛陽,花然清夫婦卻遠走天涯,為的就是弄清此人的真實身份。姜蠻兒在苗族蠱師中地位超然,身懷剋制百毒的法門。花如何曾一袖而出,即令毒靈子的毒隼喪失鬥志,正是憑靠母親所傳本事。

四人又談論了一陣,因涉及姜蠻兒私事,花如何言到即止,岔開了話頭。白清硯又問起許清濁之事,教了他什麼武功,花如何照實而言,說其為舒雲天所救,自己代為收徒,傳了他“十二芳華劍”,三人聽了都面現訝色。

“十二芳華劍”創出後,三人只在遼東聚首時,見花然清展示過,當日就覺這劍術深不可測,以為是義兄新悟,哪知他夫婦笑稱是女兒所創,並言這劍法由花如何來使,威力更要厲害許多。

三人往日聽義兄義嫂誇女兒習武天賦極高,耳朵都聽出繭了,待瞧過了“十二芳華劍”,始知花然清夫婦所言非虛,“劍仙”的劍術當真妙不可言。

白清硯等人均覺這門劍術,該當花家鎮門絕技,不能輕傳,哪知花如何竟說已傳於外姓弟子,互望幾眼,嘆道:“賢侄女巾幗之身,胸襟這等寬廣,咱們三個老傢伙遠遠不如。”

花如何傳許清濁“十二芳華劍”,是要讓他把精力全用在劍術上,無法學槍,以後才好應那“改邪歸正”之名。她被誇暗有些慚愧,謙虛幾句,忽覺另外兩名義叔叔都沒怎麼說話,心裡頗為奇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素知那“落魄秀才”盧夜舟沉默寡言,但“九劍書生”陳在淵以往十分健談,如今這般少言,定有其緣由。細細打量,只見陳在淵一臉愁容,不時發愣,哪有昔日半點風采?

這人之所以外號“九劍書生”,原因有二,一是誇他出劍極快,一柄劍施展開來,有如九劍同使。二是傳言,有一次他與朋友打賭,說悟得一架勢,能抵抗四面八方一切攻擊。人家不信,他命取來九把長劍,嘴中咬住劍柄,然後雙手各握一柄,劍尖向前;雙肘各架一柄,劍尖向外;雙腋各夾一柄,雙腿窩各夾一柄,劍尖都向後。果然就是九劍擺好,前後左右都有守禦,人家見了,為之絕倒,輸給他一百兩金子,更送他了“九劍書生”這一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