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兄,這就是飛仙懸,是我真武山十大盛景之一。”
第二天,當張家老祖吞服丹藥,生機勃發,白發轉青,整個人恢複到壯年模樣,平添了百年壽元之後,整個張家都沸騰了。
於是,“冰河劍客”這個大恩人,就是張家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了。
在家族的嚴厲要求下,張遠山一大早就找到白澤,跟他拉關系,帶著白澤遊歷真武山。
雖然這種功利性的拉關系,張遠山十分反感,但是……只要自己心頭不存功利之心,單純的對待朋友一般,也就無妨了。
小孟倒是沒跟過來。
因為……早上起床之後,小孟發現頭上的假發,竟然是馬尾巴做的。這樣小孟怒不可遏。
現在的小孟,正在宣武城的客棧裡,努力修煉“冰河劍客”指點的“氣血滋養”之法,想要盡快讓光頭長出頭發來。
好吧,所謂的氣血滋養之法,就是李豫總結的“人仙武道”了。
在小孟這個被無數人下了黑手的家夥身上,豫皇陛下也忍不住來了這麼一下。
李豫倒是沒有什麼惡意。只是留一個觀察點,記錄小孟的修行感悟,讓李豫的“白澤”小號修行有個明確的參照對比而已。
“元皇”小孟的修行之路,必然是絕對正確的,必然是直指“道果”的。
當小孟的修為達到能夠察覺這個“觀察點”的時候,就自動抹去就是了。
“真武十景,果然不凡。”
“白澤”出身瀚海以南,大雪山下,冰河以北的蒼月國,自然很少見到中土大地的秀麗風景,自然要贊嘆幾句。
實際上,踏上真武山之後,李豫就放出了一道神魂,在真武山裡,尋找“截天七劍”的一式傳承。
“道生道滅”,這是真武派獲得的一招“截天七劍”。據說,這一劍的傳承,來自“北方玄冥真武蕩魔大帝”。
這也是“真武派”這個門派名頭的來歷。
“截天七劍是道門功法,跟我自身的體系比較接近。比起‘如來神掌’,真武派獲得的這一劍,更加有參考價值。”
神魂在真武派駐地掃蕩了一遍,除了把“藏經閣”搬空了之外,還把“真武洞天”裡的劍意傳承給複制了一份。
真正有價值的,其實就只有“截天七劍”之一的“道生道滅”。其他歷代真武高人參悟這一招劍術,領悟的功法,對李豫來說,也就可有可無了。
“雖然佛道兩家的理念有些差別,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路子。”
收回外放的神魂,將“道生道滅”的劍意納入心神,以李豫的境界,自然很快就理解了“道生道滅”的本質。
這是一招劍術,表現出的就是殺傷力。
“道生道滅”,實際上就是掌控天地大道。一劍斬出,道生道滅,皆在一念之間。
除了表現出的殺傷力,這一劍,同樣從本質上體現出了修行至理。
“果然,這個世界,無論佛道,走的都是以武入道的路子,仍然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煉虛合道。”
只是,最終的合道,並不是掌控天地規則,而是合出了一個“道果”,這就很有意思了。
一邊跟著張遠山遊歷真武美景,不時的贊嘆,不時給出恰如其分的點評,看起來真是一副遊歷真武盛景的模樣。
事實上,真武派的老底都被李豫掏空了。
能夠分神億萬的李豫,“一心兩用”都太低階,一心億萬用,才算正常。
留一道分神掌控身體,跟著張遠山遊歷真武,其他的神魂意識,都在不斷的解析“截天劍經”的一式劍招。
拋開劍術威力不論,直接解析本質,明悟這一門功法的根本理念,從而觸類旁通,讓李豫自創的“冰河劍訣”更加貼合這個世界。
這就是李豫參考這個世界功法的原因。
如果不是為了“道果”,不是為了使“冰河劍訣”完全切合這個世界,李豫哪裡需要這麼麻煩?
他這些年來收集的功法,隨便拿一門出來,都不比這一招劍術差了。
億萬分神的解析之下,“道生道滅”的本質已經被李豫研究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