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宮地板上的血跡都已經擦去,燻爐裡飄起的龍涎香溫厚淡雅,幾乎遮蓋住了剛才的血腥。
但終於是死了兩位龍族兄長,不可能輕易就一筆揭過,小公主敖明心倒還分得清主次,派漁婆到南海之後,才尋思該如何處置此事?她此時主持東海事宜,不管叔伯如何輕視,都已經算是龍族族長,如果摩桐、敖木格兩人的事不能做到面面兼顧,恐怕她的叔伯兄弟還會借題發揮。
轉看漱玉,姑娘風輕雲淡的低頭喝茶,然後又撣了撣狐裘上的飛灰,怡然自得,似乎根本就沒又把殺人的事放在心上。
殺人者竟如此輕松?
小公主心裡越發不是滋味。
但漱玉忠心為墨非辦事,雖然這回行事狠辣,她也不願往漱玉身上推,自己也應該擔點事兒不是?
心想著該置辦兩份厚禮到西海以及摩桐所屬龍宮賠禮,其實兩者到東海無比是想到東海分一杯羹,只要金銀財寶給的夠了,總能夠讓龍族的叔伯兄弟們閉上嘴。
世情本就如此薄涼。
在長安城待過六年的小公主敖明心也懂得人情世故。
前後思量,覺得賠些金銀財寶息事寧人是最好的選擇了。
這時候漱玉略略抬眼,眼尾餘光從小公主敖明心踟躕的臉上一掃而過,說道:“敖姑娘不需要操心摩桐跟敖木格的事,根本不值一提,更不用想著殺了他們就多麼理虧。”
“這話怎麼說……”
“兩人本來就對東海圖謀不軌,殺了就殺了,不必內疚。至於敖姑娘的叔伯那邊,也可以先發制人。”
漱玉把茶杯放下,“兩人死在水晶宮裡,但到底是因為什麼死的全憑咱們一張嘴說,反正已經死無對證,隨便給他們安插一個罪名都行!咱們還可以說是你的叔伯們推薦的人不賢,借機給他們敲敲警鐘,讓他們絕了對東海的壞念頭。”
飽讀聖賢書的小公主敖明心不由皺起眉頭,拒絕道:“方法雖然可行,但絕不是君子所為。”
“敖姑娘,聖賢書是讓人看的,不是讓人用的!尤其是對你來說,你如今主東海事、領四海龍族,可就是人常說上位者,上位者不單要恩威並用,還要有足夠的權謀以及厚黑。”
“可是……”
“除非你想將東海拱手送人。”
小公主不知該如何回答,起身在宮殿裡踱步,漱玉含笑看了她一眼,指著茶杯道:“敖姑娘,茶涼了。”
哪兒有心思喝茶?
小公主敖明心搖了搖頭。
反複思量著……
按她原來所想賠償金銀財寶,或許能夠息事寧人,但龍族的叔伯兄弟們肯定會認為她柔弱可欺,提更多的無理要求。
如果依照漱玉的方法辦,先發制人倒打一耙,不僅能夠了結這件事,憑著白眉等猴兒的威勢,還能震懾對東海圖謀不軌者,的確是一勞永逸。
兩種方法孰優孰劣很容易想明白。
問題的關鍵在於,小公主敖明心覺得倒打一耙那種方法實在是太不擇手段了。
良心上過不去。
因而一時踟躕不定。
半晌才道:“此事容我考慮一晚再做答複。”
“敖姑娘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