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縷靈識被季展將軍劈中,改變軌跡落入産婦房間,恰好被剛落地的嬰兒所吸收。
按說尋常的嬰兒不可能吸收墨非的靈識,只是冠絕劍蘊涵真陽離火,將這第二縷靈識給打散了,而初生的嬰兒又是普通人一生元神最飽滿的時候,所以汲取了這靈識。
此嬰兒獲得這縷靈識,就得到了墨非部分的記憶,自小天資聰穎,遠超過同齡人數倍,而他的腦海裡總是湧出一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想法,在本是大漢的時代背景下卻發明出了遊標卡尺,甚至是鋼的冶煉方法。
因其博學多識,被人稱為王巨君。
到後來漢元帝駕崩,王皇後以太皇太後身份攝政,便封了自己這個侄子王巨君為大司馬,總領天下兵權。
人到了一定位置就會萌生出更大的野心,這王巨君成為大司馬後,便總覺得漢代的知世理念可以更好,皇帝又無太大作為,自己好像知道一種更加完美的知世理念,因此便廢了漢平帝,自立為帝,施行新政。
這些新政如禁止奴隸買賣,收歸鹽鐵為國有等等的確是非常好的理念,但無遺不符合時代背影,也得罪了既得利益的貴族士林。
而西漢到漢平帝已經是國力衰微,再加連年的旱災、蝗災,王巨君施行的新政也無濟於事,各地豪強氏族紛紛揭竿而起,意圖推翻王巨君政權……戰爭持續的年頭並不長,很快起義軍就攻入了都城。
只是王巨君最後的關頭卻不是帥軍抵抗,而是獨自待在宮廷之中,敕令所有的人都退出去。
他整整待了五天。
因為他腦海還有最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他不懂哪是什麼,但總覺得如果不去做的話比喪失皇位還要可惜,便用五天時間做出了一個特殊的盒子,讓親信送入了他早已準備好的墓室,然後束手待斃。
那個盒子只裝了一張火絨紙,上面寫著:01
王巨君還名字,王莽!
墨非也絕對想不到王莽墓中那張紙條其實也算是他自己所為,他留在王莽靈魂的一點記憶。
一切就像是個圓,首尾相連,分不清起點和重點。
因果如斯。
所以即便是如裁決者、禍亂者那樣的大能,他們已經能夠改變因果,但有些東西還是預料不到的,萬事萬物都由其不確定性。
……
不得不說墨非這回的運氣真不怎麼好,前兩縷靈識都廢了,而第三縷靈識仍在沿著因果絲線往回穿梭。
第三縷靈識到了漢宣帝時期,長安城。
這個時代的墨非恰好在長安城跟小公主敖明心開酒樓,剛把漱玉和檀煙買回來沒多久。
這天中午墨非剛才渭河釣了兩條魚回來,經過綢緞莊,見有剛上的西蜀青絲綢緞便帶了三匹回來,吩咐檀煙到廚上酸魚湯,又把綢緞分給她、小公主敖明心、漱玉各一匹。那時候他待檀煙相對來說更好些,悄悄摸到後廚,在檀煙身上耳鬢廝磨了一番,又塞給檀煙一塊上好的玉佩。
“別讓她們見著了,玉佩就賞給你一個的。”
檀煙笑靨如花地點頭:“公子是怕敖姑娘吃醋啊,她心氣那麼高,怎麼會吃我一個小丫頭的醋?”
“說不準,女書生小氣,說不定知道了就不讓幾天公子我的床,那到時候我就只能找你擠擠,豁,這麼白,等再過兩年就蔚然大觀了。”
“公子也不羞,往那裡看。”檀煙嬌羞的拉了拉衣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