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摸不透他心思,可朕知道,周濟喜歡看他表忠,他就哭哭啼啼一番,真假摻著到最後,朕都分不清,到底什麼話是真,什麼話是假。
可朕知道,時機就是這麼來的。
朕把崔予執又調走了,看似是遠離,實則是讓其到周濟看不到的地方,去將聯姻一事促成。
這也是王純口中的政績。
可不等朕高興,一道晴天霹靂下來。
周濟,沈清臣竟然有私情,二人在龍床前耳鬢廝磨,朕……心痛如絞。
可同時朕也驚懼,濃濃的危機降臨到朕頭上。
若打算同人共謀河山,朕該如何?
若周濟為了沈清臣,棄朕於不顧又該如何?
朕不知道。
以前朕同周濟鬧別扭生氣,可是周濟還在他跟前,他一直認為周濟不會離開,只要權勢拉著周濟他就會一直在朕這。
可現在,周濟一顆心已經給了別人,他對朕無論君臣,主僕還是兄弟,都已全然淡化。
朕壓著一口氣,在周濟和錦衣衛發生齟齬時,朕毫不客氣的將錦衣衛收納,甚至給其勢。
他要權,要讓周濟再次回到他身邊。
可形勢並不好,周濟對朕産生了懷疑。
他質問朕,父皇臨終同朕交待了他什麼。
朕的答複,似乎並未讓他滿意,他反而警告了朕。
周濟警告朕,不許動沈清臣。
他在護那個人,這讓朕第一次動了殺心。
朕摸不清對周濟是什麼感情,可他是朕的奴,一日為奴終身為奴。
天子的東西,豈容旁人覬覦!
崔予執,他捧局設計,朕心知肚明裝糊塗。
可沈清臣並未喪命戰場,反而立下功勞,王純清流不打算讓沈清臣回來,崔氏也不打算讓沈清臣回來,
朕,也是如此。
只要沈清臣死了,周濟孤掌難鳴,最後還是要回到朕的身邊來。
到時…贏的人是朕,朕還握著周濟命呢。
可週濟去了,他遠赴襄城就為那個人。
臨走朕同他談話,暗示沈清臣非善類,其心不正,甚至對周濟可能是虛情假意。
可週濟不理會。
崔予執暗中斷截西南援軍,通漠北設局定襄軍,朕沒有指使也沒有阻攔,朕想……等沈清臣死了,一切就都好了。
事與願違!
沈清臣從一開始就設局,一環一環硬是把漠北,還有朝堂包括朕全部都算計。
兩國議盟王純不同意,甚至連帶一幫人阻攔。
朕知道,他是不想沈清臣回來,這樣內閣就是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