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傾娉生前信佛,卻埋骨與遼北,元娉婷後來便做主給姐姐在這法光寺立了一塊長生牌。
法光寺位於京城郊外的青華山上,寺廟很大,香火更是鼎盛。
一千零三十八級臺階全用青石鋪就,一眼望去,法光寺像是被埋在了山裡。
周圍人潮湧動,關月鳶也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待在關家護衛的保護圈裡好奇地左瞧瞧右看看。
“今日可是十五,曇鑾佛子會來講經,這些人都是來聽佛子講經以通達自身的。”元娉婷笑著在一旁解釋。
原來是曇鑾佛子!關月鳶也聽村裡人提過,上任活佛圓寂前面朝南方,掌心合十,以頭叩地,嚥下最後一口氣的瞬間,南面金光滿天,待眾人去搜尋,只得一名襁褓裡的孩童,眉間一點硃砂印,端的是滿面佛像。
便是佛子曇鑾。
那年王氏不過是在寺外吸過沉香,聽過梵音,便覺得高人一等,以此吹噓不過半天整個村都曉得了。
元娉婷握著關月鳶的手,一步一臺階的拾階而上。
法光寺前無貴胄,所有人不得乘坐抬轎上山,需得一步一步自行上山,才能得佛家大同。
再有甚者,一步一叩首,只為求得佛祖庇佑。
元娉婷原以為關月鳶年齡小,可能爬不上這麼多級的臺階,哪成想,小小姑娘一路爬上來,那汗珠再不值錢的往下滴落,也沒喊過一聲累!
李秀娘在一旁瞧著心疼,掏出手絹來細細的給她擦汗,“鳶兒若是累了便歇上一歇,總歸是能到的。”
關月鳶卻是笑得歡快,“阿孃,這裡好玩極了!一點也不累!”
到了法光寺門口,眾人便瞧見畢生難忘的景象。
巳時剛過,因在深山裡,木影參森,日頭才才射進來,法光寺的主殿是座八角樓臺,往中間彙聚攢尖中間有一顆透明寶珠,傳說是某任活佛坐化後形成的。
現在日頭斜過,剛剛好透過寶珠,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彩虹打在前殿的佛頭之上,像是度了層金光,銅鼎煙霧繚繞,像是真佛下凡點化眾人。
進得內院的人瞧見這一幕都連忙下跪,叩首朝聖,涕泗橫流。
關月鳶被元娉婷拉將著跪下,雙手合十的拜了拜,只短短半炷香的時間,神跡便消失了。
“鳶兒,我佛保佑,你真是有福之人。”元娉婷將她拉在懷裡,平日裡的端莊,此刻都化成了極度的興奮。
寺院裡眾人寅時便要起來讀早課,用膳也早,故而不過午時便要行午膳。
來這裡的達官顯貴們自然也隨著法光寺的作息,去嘗一口齋飯。
這時有幾個沙彌從偏院出來,領著眾人前去用飯。
一碗豆粉疙瘩湯上面放著些青筍,在配上一份粗茶,沒有多餘的油水吃起來十分爽口,保留著食材原本的味道。
關月鳶早就餓極了,咕嚕咕嚕一碗下肚,只得半飽,於是眼巴巴的瞅著打飯的僧人。
空安今年十三,上山不過兩月,相較於在寺廟裡長大的和尚來說入門稍微晚了些,卻是難得一見有慧根之人,他前日剛被主持燙了戒疤,今日因著佛子講經師兄們都去了大殿,才第一次來膳堂幫忙。
空安盛飯空餘一低頭,便見下方一位面容俏麗的小姑娘,頭上用稠子紮了朵花,墜下兩根飄帶在耳後,兩只小手捧著碗,大眼睛眨啊眨,模樣端是令人憐愛得緊。
“小姐可是要再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