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已成石,故目仍在
歲已成石,故目仍在
桃花翩翩起舞,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王爺王妃是青梅竹馬,他們的相識還要從李李和王妃的謝氏家族說起:李家這一支以前還只是個五品官家族。謝氏卻是五大名門之一,更是世襲的禦醫院大醫之首,而禦醫院主要給皇室服務,其在當時正是最為顯赫之時。可皇室和後宮就是一攤爛泥,其中鬥爭過於複雜,謝氏也一直秉持著不摻和其中,只想保持中立,維持家族門面罷了。
然而皇室的諸皇子怎麼可能放過這麼一塊大肥肉呢?當然了,如今的聖人也拉攏過謝氏,不過被拒絕了。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除了聖人還有他的親弟弟禕王殿下,禕王殿下為能結合謝氏加強自己的力量,在大殿之上請先聖人賜婚他與謝氏長女謝顏。
謝大姑娘早已芳心暗許王氏公子,怎麼可能答應,而且處於家族利益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聖旨已下,公然抗旨只能等待滅族的命運。謝氏家族最後決定既然逃不過皇子鬥爭的漩渦,那就加入,只不過這次必須得他們自己選。而他們選的便是如今聖上。
謝氏訊息遍佈天下,早已知道李家和聖上的結盟。謝氏找到李家,說明來意。最終兩家決定把謝顏嫁給禕王,謝家長女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自己最後的歸宿,早已經做好了一死的打算,可這時卻發現自己懷了王公子的孩子。
謝顏在禕王身邊得到信任,讓世人以為這個孩子是禕王的,同時也成功偷到了許多對聖人有利的資訊。就在一切即將結束的時候,謝家大姑娘去了王家,但那一天是王大公子的婚禮,他娶了李家的三姑娘李莘。
聽說謝大姑娘偷偷把李姑娘帶到了自己和王公子許下一生的桃樹之下,李姑娘得知一切後承諾退婚,可是晚了。
她從小在跟在祖父身邊在草原上長大,對於中原的禮自然不知道。
新婚之夜就算是女方退婚,可這又意味著什麼呢?天下眾口會淹死她的。
王家公子知道這不可能,李氏丟不起這個人,王家也不會因為謝氏而放棄李家這個即將崛起的家族。這對戀人望向彼此才發現中間就算只隔了幾步的距離,然而誰也不願意跨出那第一步了。
留下眼淚的謝顏,給自己的一生畫了一個問號。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結果聖人登基後的第一年李家三姑娘就自殺了。
也許是丈夫心裡還裝著另外一個女人,她終於無法忍受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身上。這個從小跟在李家祖父身邊,散發著自由和美好憧憬的女孩,選擇了成全,也放過了自己。
婚後李氏學著各種禮儀和與其他夫人見面時的寒暄話術,可她思念祖父,思念李家的親人了。
如果再來一次,她想一定不要遇見他了。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卻因為她的喜歡被迫走在一起。
她又想如果當初他早一點發現他每次的憂鬱和低頭不語都是為了另外一個女孩,該有多好。
彷彿一場戲,而自己就是那個唱戲的扮演者,隨意唱著自己的臺詞。
李家三姑娘留下一封信:我不願李氏因為自己遭到非議,更不願祖父的心汗毀在自己手裡。願你二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必因我分離。
署名為李莘的字星月。
她的天空在星月之間的浩瀚宇宙,而不是走著父親李大夫的“禮。”
李家對外的訊息是:兒媳李氏難産去世。
可李家和王家都知道不是這樣,王家公子王封更清楚自己從來都沒碰過她,不可能是這樣的實情。
訊息一出,李家只有那位已為妃嬪的表姐心疼她,可兩年後荇妃還是為惠易和秦恆定下了親事。
李氏和王氏雖然表面不說,可心裡都已經明瞭。除了必要的場所需要客套幾句外,其餘都不再往來。
沒有了李氏家族的扶持,王氏家族只好把眼睛轉向了根深的劉氏。
謝大姑娘得知此事,當著女兒梓琳的面哭了出來。梓琳以為是為父親禕王流淚,因為那一年死的還有一眾老王爺和他們的兒子,至於女兒,陶帝選擇了高抬貴手。
那日王家親信送來一封信,謝顏看見那一行字:願你二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必因我分離。
她終於明白她的愛情是多麼的自私,此刻的她無比後悔當初對李莘說出了一切,然而一切都晚了。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大家都走著對自己好,對家族好的路,卻走成了悲劇。
王封在信的背面寫著:此生無憾,不必相見。
是啊,他們無法走在一起了,誰向前走一步都是一場笑話。
謝顏自那之後,意外得了一場風寒,她自己就會醫,可卻不吃藥,總跟別人說已經吃過了。
二兄謝隱得知她的病一年未好,便來替她把脈,可謝顏不管二兄怎麼說都不肯把脈。
只是在謝隱離開時說了一句:“我欠她的,我若離開,把梓琳送去荇妃處吧。”
謝隱也是在那一天放棄了禦醫院的職位,遊走於底層民眾。
多年後,梓琳問起母親的事,舅舅如實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