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考試結束
府試的難度要比縣試難很多,報名的有三百人,最後只能十中取一,最後錄取的可能在三十人左右。
越雲川對待這次考試更加認真,首先要重視的就是字跡,越雲川一手字說不上最好,好在經過一年的不懈練習,一手正正規規的小楷還是寫的很好的。
越雲川不求字跡出類拔萃,只求幹淨規整沒有塗抹,四篇經義文章都是在草紙上細細琢磨過再往考卷上慢慢謄抄,等到手腕僵直累了才抽空抬頭看向正上方坐著的考官。
正上方坐著的考官是本地的知府,穿著一身官服,身材偏瘦,一看就知道是個文官,目光正直銳利,整個人的氣質都有些嚴肅刻板。
越雲川沒有多看,他很快收回目光,平心靜氣的繼續答題。
這次的詩詞也一樣用上了之前做好的詩,不能說驚豔,只能說不出錯。
這一考直接考到了太陽西斜之時,越雲川確認卷子沒有錯漏之處,也舉手交卷,走出了考場。
府試連著考三天,三天之後,府試結束。
沈大郎已經面呈青白之色。越雲川因為日常身體更好,倒是比沈大郎強一點,但是也十分疲累。
回去的路上,沈大郎跟越雲川感慨,“聽說前朝縣案首可直升秀才,不必考府試,院試,那該是何等的幸福啊。”
越雲川失笑。
沈大郎已經眼冒金星,就差倒下了,他趕緊回去歇息了。
越雲川吹著傍晚的微風,反而覺得心身的疲憊漸漸複原,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立刻回旅館,而是沿著府城的街道慢慢走了起來。
路上遇到個書店,進去後發現了很多關於科考的參考文章。
這裡的書店遠比縣城書店的資源更多,越雲川竟然看見還有之前狀元等人的文章試卷合集,只不過要價偏貴,他猶豫再三還是買了一本,又看中了本注釋書籍,也買了下來。然後繼續沿街走走看看。
越山師的夢想就是來縣城或者府城開間藥鋪,越雲川覺得府城要比縣城更好一點,若是他這次能夠考取秀才,就來府城賃一間店鋪,直接把藥鋪開起來把。
越雲川若是考中了秀才,正好來府城讀貢院,家人也慢慢經營,總有一天能夠慢慢的把藥鋪經營起來的。
越雲川覺得自己的學問還有很多欠缺之處,這次若是能考中秀才已經算是幸運,若是想要考取舉人,應該還要等待很久。
好在他也不是太著急,正好在此期間也可以與家人一起在這裡安頓下來,他慢慢的學習,也慢慢的享受生活。
考上舉人當然更好,若是考不上,當個秀才也很好。
越雲川的心態越放越平,很快提著東西返回,帶著家人一起回西河村了。
四月末,府試成績發放,越雲川果然沒能如同第一次一樣拿到第一名,他這次的名次下降了三名,是府試第五名。
雖然沒能跟縣試一樣拿到好成績,但能夠考過,越雲川已經十分滿足了。
沈大郎的成績也很不錯,成功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繼續緊緊跟在越雲川身後一名。兩人的院試還會繼續挨著。
院試是六月開考,他們已經開始準備了。
若是那些胸有成竹,家中有師長長輩貼心教導的考生或許會在再度準備之後才參加院試。
但可惜的是越雲川和沈大郎都不屬於此列,他們不願意錯過這次機會,都要一起前去試試。
若是能考上自然最好,考不上也算有了一次歷練的機會。
於是在同年六月,兩人再次一前一後的踏入了考場。
參加院試的人數更多,本次考試的人與往年積攢下來的未曾考過的人聚集在一起,竟然有上千人,而本次錄取不過百人。
看著考院外黑壓壓的人群,越雲川也不由得緊張起來,他把考籃換了個手提著,手心滲出的薄汗已經有了一層了。
過了這一關,這些人就真正的跨入了鄉紳階級,免徭役,不交稅,不跪縣官。像是上次越雲川為了幫助南星證明清白帶著證人上公堂後還需要給縣令下跪磕頭才能說話,若是中了秀才就再也不需要了。
中了秀才後還可以進入府城的書院內讀書,求學有門,再也不會出現府試考完了才知道還有真題例卷的情況了。
院試考試步驟與前幾次考試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就在考卷試題上。
越雲川盡力回答,努力保持著‘中庸’的方式闡述觀點,盡量讓自己的文章明晰,又保證卷面的清晰幹淨與無錯漏,這才將試卷交了上去。
院試只需要兩天,第二天需要默寫《聖諭廣訓》,好在越雲川早就在考試前背熟,默寫過很多遍了,因此一切順利。
院試考試完成,考試的階段就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