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父承諾真有那麼一天,給他買一處跟現在一樣大的。楊一名他哥一直認為父母偏疼弟弟,擔心以後父母反悔,或者把錢給弟弟,要求父母立字據,叫弟弟簽字按手印。
楊一名他媽差點氣暈過去。楊一名一點也不意外,找出筆和信紙就讓他爸寫。最後加一句他們哥倆共同養老。
楊一名他哥聽他說過公安局很忙,蘇團團的父親這些年沒有在家過過除夕。擔心到時候他又出力又出錢,他加一句,不出力就出錢!
楊家父母面色微變,心裡對大兒子十分失望。
楊一名簽了字,他哥覺著穩了,面露笑意。楊一名忍不住暗罵,蠢貨!憑父母攢的錢以及退休金,一男一女倆保姆也請得起。需要兒女出錢出力?留意保姆別虐待父母就行了。
楊一名不想說出來提醒他哥,又實在憋得慌,就去找陳大勇。陳大勇明早有課,擔心太晚路面結冰公交車不好走,所以在同學店裡吃了飯,回來收拾收拾就去學校。
看著大門鎖的嚴嚴實實,楊一名又不想去李家,朱紅偉在外地,他就去團團家。
趴在團團床上說完他哥的小人操作,許小軍忍不住罵:“你哥真是個大傻逼!”
楊一名張張口,想附和太髒了,想反駁又顯得他沒良心:“不傻哪能凸顯我的聰明孝順。”
“我哥比你哥聰明。我媽跟我爸吵架,他幫我媽。我爸敢動手,沒等我爸打下去,他的拳頭就到我爸臉上。我媽一高興,給的零花錢比他工資還多。”
以前他哥在甬城上班覺著挺好,還準備在那邊安家。許小軍家豆腐生意做起來的第一年,他哥調休兩天回家,本想給父母個驚喜,父母給他一個驚嚇,飯桌上有小炒雞、五花肉和竹筍老鴨湯,唯獨沒有他早已吃夠的海鮮。
他媽不知道他回去,不年不節的這麼豐富,說明平時就這麼吃。他哥看著他左手鴨腿右手雞腿,個頭猛躥,十七八歲就比他高,等到二十出頭興許長到一米九。他哥羨慕,回去就努力努力再努力,考到杭城街道單位,離家只有三公裡。除了臺風下雨天,天天回家吃住。
楊一名道:“平時我媽問我有沒有錢,我說有我媽就把錢收回去。照你這樣說,以後得塞我兜裡啊。”
“差不多。”許小軍想想他自己,“我媽喜歡顯擺我學習好,只要我在家,家裡來人我就出來。我媽顯擺夠了,人走了,我媽抓一把錢,讓我出去玩,擔心天天在屋裡悶壞了。咱們今年才大二吧,光我媽給的錢我就存了兩千。”
楊一名倒吸一口氣:“你你,你媽這麼有錢?”
“我家生意看著不顯眼,可量大啊。附近學校單位都找我家買豆腐。”
團團:“提醒韓阿姨,賣豆腐的多了生意就不好幹了。”
“我媽知道。”許小軍也不瞞他倆,“今年夏天你們走後,我媽去一個單位送豆腐,跟看門的大爺聊天,他看我媽熱的要中暑,就叫我媽喝點水再回去。跟我媽說以前人常說,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看我媽年齡不小,勸她注意身體。我媽哭窮,得給倆兒子買房,不然沒有女同志嫁給我們外鄉人。那大爺就說市裡要在什麼地方規劃個市場,等辦起來可以租兩間門面幹別的。我媽一直留意著。”
楊一名不禁問:“你沒去?”
許小軍下意識看團團。
團團福至心靈:“韓阿姨叫你在豆腐工廠當吉祥物?”
許小軍無奈又想笑,“我媽說人家一聽說我在首都上學,還是航空大學,就覺著能教出這麼有出息的兒子的人品錯不了,豆腐肯定沒問題。聽說這兩年高考和中考前,很多人特意去我家買豆腐。我媽恐怕考生拉肚子,天天在廠裡盯著生産。”
團團不由得想起他高中三年的課本和筆記以及試卷被街坊四鄰全借走,“正常。自從楊一名考上大學,他爸說話的聲音都比以前大。有一次還被我碰到他媽嘆著氣說他不聽話,學啥不好學法醫。要不是看他媽滿眼笑意我都要信了。”
楊一名嘿嘿笑幾聲:“不能看我媽說什麼,要看她的神色。可惜我哥個蠢貨只在意他們說什麼。”
蘇笑笑從臥室出來聽得一清二楚,心說你們仨嗓門也不小,不會以為她出去了吧。
見三人聊的忘我,蘇笑笑給張懷民使個眼色,倆人悄悄去看電影。
團團猜得沒錯,張懷民中午回來沒心思看電影。午睡醒來蘇笑笑問他去不去,張懷民覺著冰天雪地應該不會有什麼大案子,晚上能睡一夜,醒醒困就爬起來。
看完電影回來,外面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仨人還裹著被子聊呢。蘇笑笑不得不到虛掩的門口,“一名,餓不餓?”
楊一名醒過神:“幾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