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撇著嘴拉著板凳在陳大勇身後坐下,“大勇,你是不是不長了?”
“大過年會不會說話?”陳大勇瞪他。
團團:“真的。你腳上這雙鞋是前年冬天的吧?我前年的鞋去年就不能穿了。”
楊一名:“你以為我們是你?打小魚鼈蝦蟹雞蛋牛奶沒斷過,不但比我們高,腦子也比我們發育的好。”
團團的目的是給陳大勇個驚喜,順著他的話問:“你穿多大碼的?”
楊一名報出他的鞋碼,又問團團:“你的鞋比我的大吧?”
“必須的。我的身高和腳成正比。”團團轉向陳大勇,看起來只是好奇,“你穿多大的?我媽說腳大的人二十三還能竄一竄。”
陳大勇不到一米七五,在這個年代不矮,但希望長高點,就如實報出鞋碼:“還能再長高點嗎?”
“按照你的腳,夠嗆。不過可以試試。過了二十三週歲再控制體重也不遲。”
一直很瘦的李小光不明白:“幹嘛控制體重?”
“橫向發展多難看?”團團反問,“大腹便便的還找不找物件?”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小光不禁連連點頭。
朱紅偉不想大過年的掃興,就沒提醒李小光想找物件過得好,首先要從家裡搬出來,“小光,你姐的生意咋樣?”
“應該很好。下半年她跟她婆婆一人看一個攤。”
朱紅偉:“她婆婆也賣餅?”
“怎麼說呢,先在家把比烤鴨餅大幾圈的餅做好,然後炒幾個菜,再蒸一桶米,推到學校門口賣卷餅和飯團。”
朱紅偉問:“是我們在南方吃的早餐飯團?”
“對。從南方回來我不是先去的我姐家嗎,她問我好不好玩,我說給她聽,她聽到鹹豆漿直皺眉。聽我說到飯團就想試試。一開始她拉著折疊桌和一桶飯過去。她做餅,她婆婆用折疊桌卷飯團。後來買的人多了才又買一輛人力三輪車。”
團團問:“那個飯團看起來簡單。回頭叫我姨試試?”
李小光點頭,“試試。好賣就賣,不好賣留自己吃。反正劉莊舅家裡人多,做再多也吃得完。”
年初七週末,天氣不錯,張懷民開車載著蘇笑笑和團團去鄉下。擔心局裡有事,張懷民十一點才出發。
路上車不多,半個多小時就到劉家凹。
劉大伯看著局裡給張懷民配的車,跟自家買的似的,圍著車打量,誰靠近他跟誰顯擺。
蘇笑笑把禮物遞給劉大伯,就和張懷民去她小叔家。
以前劉家幾個長輩會給蘇笑笑準備土特産。自從那次她多嘴摻和二伯家的事,再也沒吃過她二伯母準備的農副産品。
後來蘇笑笑來拜年就買兩份禮物。
劉二伯起初以為他那份在他大哥家,蘇笑笑走後他到劉老大家一看只有一份氣得跳腳,嫌蘇笑笑脾氣不好心量狹窄。
劉大伯原本想找機會撮合一番,但被蘇笑笑的大伯母攔住,提醒他蘇笑笑當初又沒說風涼話,老五家聽她的話,明年就能蓋一排青磚大瓦房——蘇笑笑小叔的房子是石頭加土坯。隨後直言老二閨女的事就是老二一家不識好歹。
去年立夏劉小叔把房子推倒,立冬前修了六間大瓦房,東西兩邊各四間偏房,還有牲口圈,還在院內西南角修了男女兩個廁所。
院裡用碎磚頭鋪幾條小路,修了兩個小菜園,打了一口壓水井,還準備開春種幾棵果樹。
蘇笑笑進去看到幹幹淨淨的院子,不禁誇:“這麼寬敞啊。”
莊小嬸高興,指著廚房旁邊的廂房:“團團,給你準備兩間臥室,以後再來玩兒就不用跟你小舅擠了。”
蘇笑笑順著她的話說:“暑假就讓團團過來。”轉向身後的廂房,“這是劉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