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發財了 這就是你小莊舅舅說的小人得志……
劉二伯去年要給團團壓歲錢, 團團沒要。剛才在院裡叫團團去他家吃好吃的,團團說先把東西放小爺爺家,然後進去就不出來。
劉二伯跟他弟沒有齷齪, 準備去他弟家找團團, 誰知到門邊看到蘇笑笑和張懷民, 他本能躲到門後。
現在蘇笑笑進屋了, 他要面子,不好意思過去找團團,猶豫片刻回自個家。
團團的幾個朋友的長輩見狀都忍不住咂舌, 其中一個跟劉小叔年齡相仿的老頭不禁說:“以前怎麼沒有發現老二這麼要面子?那是自家侄女, 又不是外人,先低頭能死啊。”
慢慢悠悠過來的村民聞言接道:“以前也要面子。說起來有二十年了。人家給他家老大介紹物件, 他嫌男方家兄弟多,窮的吃不上。我們就說你家老三在城裡,叫他給你閨女介紹個工人。他說老三看不起他, 閨女就是不嫁也不找他。”朝劉小叔家看一眼,“兄弟幾個都是這脾氣。老大家的老二和老五的大兒子以前找不到物件,還是團團他媽經常給他們寄東西, 大家覺著團團的爸媽願意拉他們一把才幫忙張羅。”
這麼一說大家想起來, 蘇笑笑跟倆堂兄弟年齡相仿, 但他們的孩子比團團小好幾歲,最小的小十歲,就是因為結婚晚。
幾人正想繼續,看到從南邊來一群人, 正是劉二伯的兩個女兒帶著丈夫孩子來拜年。幾人把話題扯到彼此孩子身上,說他們也可以找物件。
剛才長篇大論的那個村民道:“再等等。家裡有錢還愁找不到媳婦嗎。現在找跟過兩年找可不一樣。”
現在住著土瓦房,說你有錢, 女方父母不信,興許你找親戚鄰居借的呢。房子蓋好,再添一兩件家用電器,你說沒錢也沒人信,屆時介紹物件的能把門檻踏平。
話音落下,劉二伯的女兒女婿到跟前,幾人跟他們打聲招呼就說:“家裡有人。”然後兩姊妹就回孃家。
劉小叔家大門敞開著,她們看到在院裡逗小孩的團團,見著劉二伯就問:“蘇笑笑今年又沒給你們拜年?”
蘇笑笑她二大娘點頭,劉荷嘀咕:“就她還上過大學,還不如我這個小學沒畢業的。”
劉二伯趕忙說:“少說兩句。這正有事求人家。”緊接著把前院幾個小子在南方打工回來的事告訴閨女和女婿,又指著大外孫說,“那誰的外甥比他小一歲,我覺著人家工廠不要,結果真把他留下。”
鐘二娃徒弟的母親跟劉荷同歲,小時候經常一起給生産隊放羊割草。那小子的媽喝藥死了,劉荷還在家哭一場。因為這層關系,聽說那孩子跟他表哥去了南方她忍不住擔心,特意問過她爹那麼小能幹什麼啊。
聽了這話,劉荷問:“掙到錢了?”
“這不清楚。不過那小子比去年高了,衣服看起來大,不知道誰給他的,但幹幹淨淨的,也沒有補丁。穿著他姥做的棉鞋,半個小時前還在這邊轉悠。”劉二伯仔細回想,“可能在廠裡常年不出來捂的,白白淨淨的像換了個人。”
蘇笑笑的二大娘斷言:“沒受罪。我看腰板都直了。以前低頭含胸畏畏縮縮的,我以為那孩子遲早得長歪。”
劉荷看她爹孃:“啥意思?叫我去求蘇笑笑啊。”
她娘:“你又沒跟她吵過架。”
沒吵過架她也不想找蘇笑笑,因為這兩年她丈夫沒動過手。
其實她應該感謝劉莊一家和蘇笑笑。劉莊的大哥支援離婚,她回到家又跟丈夫說孃家人叫她進城打工,她丈夫擔心媳婦沒了,孩子沒媽,幾次想動手都忍下來。
在劉荷看來她和丈夫沒到離婚的地步,蘇笑笑建議她離婚就是不為她考慮。現在叫她低頭,不是自打耳光嗎。
劉荷讓兒子去她爹店裡,而她剛起個頭,她弟媳婦就攔下,店裡用不了那麼多人。
劉荷丈夫有個小心思,來的路上想著怎麼說這事,此刻他覺著機會不錯,就說這兩年聽人說往北方倒貨賺錢。他連襟也聽人說過,想幹這種買賣,但也聽人說過路上不安全,就趁機攛掇小舅子試試。
隨後一家人聊起這件事,直到蘇笑笑回去他們都沒出現。
春夏之交,洋槐花開,莊小嬸給蘇笑笑送一大包。
莊小嬸和劉小叔這兩年很少在店裡,改在家種地照顧孫子孫女,店交給兒子打理,兒媳婦的餅賣完也去店裡。趕上星期天學校沒人,劉莊的嫂子就在店門口賣餅,賣給逛街的人。
以前老兩口覺著做生意比種地舒服不想回村。他們進貨的地方不再一包包分好,人家在秀水街開了幾間門面,讓他們去店裡選,老兩口的眼光跟不上年輕人,不得不退居二線。
要是以往,莊小嬸摘了大半袋子洋槐花,那必須進城賣掉。現在家裡不差這仨瓜倆棗,她用食品袋裝好,兒子閨女一家一包,最多的那包給蘇笑笑,考慮到她離公婆近,做好後給公婆送點。
有劉小叔在家看家,莊小嬸不用跟逃難似的往家趕。蘇笑笑給她倒杯水,讓她坐下歇一會兒,她就在蘇笑笑對面坐下。
今兒週末,莊小嬸忍不住往四周打量:“團團和懷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