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朝她腦門上一下,問蘇笑笑:“要不要提醒二——算了,別招人煩。”
蘇笑笑:“你提醒一下大伯。”
“大伯不用提醒。年年重新分地,他就怕少一分,村幹部量好,他還要再量一次。”
蘇笑笑:“我聽說幾個小的都在城裡上學,會不會影響孩子上學?”
“有房子有店面,什麼手續都有,沒影響。”劉大伯一家因為這事特意找過劉莊,劉莊的岳母是高中老師,比較瞭解政策。
劉二伯一家對此一知半解,以至於劉大伯一家覺著再有錢也不如劉莊懂得多。也是因為他們認為劉莊靠譜,看著劉莊一家對當“倒爺”無動於衷,他們才能穩住。
蘇笑笑問:“那等二大爺一家都搬到城裡,就不來往了?”
劉莊:“打的鼻青臉腫還怎麼來往。估計也會跟我們家斷往。”
然而誰也沒想到,沒斷!
劉荷的兒子不再跟著她丈夫北上賣東西,有時間又有錢很好找物件。劉荷一開始看不上人家姑娘,嫌是外地的。後來聽說城裡結婚要準備多少彩禮,這個未來兒媳婦不要彩禮,還把她當老佛爺伺候,劉荷就同意孩子生下來,先辦婚禮,她兒子滿二十二歲就領證。
劉荷擔心肚子大起來別人看出未婚先育會被人看不起就把婚禮定在年前。
按照劉荷的意思,蘇笑笑這麼不給面子可以斷往了。
蘇笑笑二大爺的事辦好,劉荷一家回到城裡,跟鄰居陰陽怪氣,上過大學就是了不起啊。鄰居一聽張懷民在市局,而她們活了大半輩子只見過刑警隊長,還是分局的。市局對她們來說是求神拜佛也攀不上的人脈。鄰居們跟劉荷分析一下,劉荷決定單方面原諒蘇笑笑。
劉荷想起劉莊,把劉莊的情況告訴鄰居,就問人家劉莊有什麼本事。鄰居一聽說劉莊的岳父是醫生,岳母是老師,就提醒劉荷,這樣的家庭一輩子不用求人。這兩個職業都是桃李滿天下。
劉荷在心裡罵一句,劉莊會娶媳婦,又腹誹她小嬸,難怪那麼愛巴結親家,原來人家這麼有本事。隨後又單方面原諒劉莊。
可劉荷不敢往蘇笑笑跟前湊,也怕劉莊罵她,想起她娘最近跟三嬸——蘇母走得近,劉荷帶著請帖和禮物去探望三嬸,請劉旭送請柬。
劉旭覺著以蘇笑笑性子收到也不會出席。劉荷和他二大娘沒看清楚,他看得明白,蘇笑笑給的那一百塊錢不是因為二大娘沒了丈夫可憐,是買斷關系的。
蘇母催劉旭親自送過去,劉旭就去單位。劉莊確實不希望被同事看熱鬧,便收下請柬。
劉旭到蘇笑笑單位,蘇笑笑不希望成為同事們談論的物件,也沒跟他甩臉子。午飯後劉莊估計蘇笑笑在休息,就給她打電話,問她怎麼處理。
蘇笑笑直接說:“帶回家點煤球。”
傍晚,蘇笑笑到家開啟爐子就把請柬放上去。
張懷民不經意間瞥到,下意識拿起來:“燒的什麼?”開啟一看,“晦氣!”又扔回去。
蘇笑笑樂不可支。
張懷民伸手扶著她:“看你笑的。”
蘇笑笑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攀上他的手臂:“不是,你,咳——你反應太快,我還沒來得及說話,你就扔回去。”
“你那個堂妹,臉皮真厚!”張懷民更想說厚顏無恥,“虧我一直以為整個劉家只有我岳父最不懂事。”
蘇笑笑收起笑容:“人是會變的。不說別人,團團的幾個朋友,小時候什麼樣,現在又什麼樣。十年前楊一名的媽媽夢到楊一名成為一名勤勤懇懇的法醫會覺著是老天爺跟她開玩笑。”
“團團也變了。以前太乖,跟小貓似的。雖然現在也聽話,可有時候也皮。”皮到敢喊他“小張”。說起兒子,張懷民想得慌,“這次走了多久了?”
蘇笑笑:“一個多月了。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再說,就你的工作,我倒是希望團團一年回來一次。”
“他那個專業還要再上幾年?”
蘇笑笑:“一年半。其實今年就可以參加工作。他說跟參加工作沒兩樣。他聽導師的話,以後有什麼好事都會想著他。”
“還知道為自己謀劃了?”張懷民很意外。
蘇笑笑乍一聽到團團這樣說還有些失落,孩子大了,不需要她操心,“是呀。他多工作幾年也好,晚婚晚育,我們也能幫他帶孩子。”
“再過十年?”張懷民算算日子,“也不大,才三十二。”看到爐火上來,“我覺得咱們還是搬家吧。有暖氣有煤氣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