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
“蕭訒算什麼東西,不過婊子生的!虧他捧著阿琉音那個婊子。蕭公長子又怎麼了?又不是親生的,世子還不是人家蕭錯的。”四下無人,崔神秀立在都護府的馬槽旁憤憤道,“柳大一死,傅花醉也敢蹬鼻子上臉,你說,現在可怎麼辦?”
白衣人貼得很近,“安西將軍的位子,來得不正。崔將軍,你也太操之過急了。那麼快就吃掉了戰野軍的編列,讓人怎麼敢相信你和柳大和睦?飛鳥盡,良弓藏,也不是這麼個藏法。”
“那難不成,我重組戰野軍,把編列給誰啊?放眼西境,陛下放心的,又是梁王這邊的,不就只剩我了?節義軍什麼下場,解散的解散,撤銷的撤銷,都歸十六衛,你說戰野軍不也就這樣?”崔神秀今日特意沒有飲酒,此刻酒癮又犯了,摸著胡須,“已成定局,軍師,這次失策了。”
白衣人不想多言,垂著頭,“那下一步怎麼走,你是聽我的,還是不聽我的?”
崔神秀不得不低頭,畢竟論智謀,比不上面前的“軍師”,“我下次不會貿然出手。唐不器的意思,是明日啟程回京。我也在側,可惜了,有點遲,真想看看太子和柳二的神情。”
“你還真是惡趣味。”白衣人笑道,“經此一仗,重挫柳氏。柳二那人,被周圍人慣壞了,即便再有才力,也不如他哥哥柳大,若他成為下一任家主,柳氏也算是到頭了。當年柳念之為一己之富貴開玉門關,罔顧大齊社稷,就該想到會有這一天。”
聞言崔神秀一臉驚恐地看著白衣人,“我也是為了一己之富貴,才冒著眾人懷疑強搶功勞,為富貴計,又怎麼了?你來助我,不也是為了富貴?我多拼點兒戰功,文犀在梁王那裡的日子就越好過,崔家就越能幫助梁王。”
“哈哈,崔將軍,時至今日,你眼裡不應該僅僅只有‘富貴’吧?”白衣人像是在引誘,“據我所知,崔公並不看好令妹與梁王的婚事,曾婉言謝絕,齊大非偶。但在你的撮合下,再加上陛下一道聖旨,令妹便成了梁王妃。”
崔神秀心有不悅,這話說得,好像自己賣“妹”求榮一樣。“也是梁王求親,索性隨個人情。盧君陶那樣的老鰥夫,配不上我妹妹——他年紀比我都大!小女兒就該找少年郎,嫁給個半截入土的,圖什麼?”在崔神秀眼中,君子之風的盧君陶一無是處,“而且,當年梁王拒了高後指婚,偏來要我妹妹,高後指婚的女子,那可是魏家的縣主,這不就說明我妹妹堪與縣主匹敵,哪有拒絕的道理。”
白衣人道:“盧君陶那裡,我替你打點。這種人不要得罪了,以後萬一……”
“哈哈,”崔神秀笑道,手裡牽著一匹紫色的馬,忽然一陣風掠過,吹得周圍樹枝沙沙作響,“你們這些文人,總是瞻前顧後,躊躇不前。這種心思,在戰場上很危險,有時候遲疑一下,就會錯過最佳時機。”
“也要顧全大局。”白衣人翻身上了一匹白馬,輕咳了一聲,“至少盧君陶會是一個變數,一邊是魏侯,一邊是令妹,我看看能不能爭取他,不能的話,也有手段對付他。”
“爭取?我說先生,你可別想太僭越的事。清河崔氏是名家郡望,一旦沾上什麼不好的東西,萬劫不複,我崔神秀可擔待不起。高祖起於西境,對我們這些山東世族倍加防範,可這些年光景也好了,我勸你別想太多,這樣過下去,對你我都好,萬一攪渾了這池水,咱們都沒好下場。”
“防範?哈哈,還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許是知道對方不會支援自己,白衣人遂不再言。
小江前來喂馬,蹲在不遠處馬槽旁,由於耳朵太好,剛剛的話聽了個一清二楚。什麼榮華富貴?什麼盧君陶?白衣人到底是誰?看起來倒不像是一個簡單角色,他想幹什麼?小江還不敢站起來,待馬蹄聲遠了,才敢微微匍匐站起,腳上的麻已經算不得什麼了,先回去告訴任司馬和郎君再說!
“任司馬,任司馬!”小江知道郎君對於疑案不甚上心,還在搖擺不定,所以喊了任厥。公廨之內,只有任厥和桓孝暉在整理儀容。桓孝暉見了小江,還覺得怪,“小江,你是誰家的書童,怎麼喊他不喊我?”
小江扭捏片刻,並未做解釋,“我在馬廄聽見了很多了不得的東西!郎君,任司馬,你們知道嗎,那個白衣人,恐怕大有來頭!”說罷,腦袋靈光的小江把方才的話一五一十告訴了對面二人。
“這事情越來越玄乎了。我還以為,崔神秀和柳將軍的關系,雖算不上好,但表面上也過得去。誰知……崔神秀竟是這種人。”任厥還有些後怕,“小江,你沒被發現吧?按理說來,如果被發現,那白衣人肯定饒不了你。”
“咳咳。”桓孝暉舉起盞,淺呷了口水,“他怕死,要是被威脅了,估計腿早就被嚇軟了,哪裡還會小跑著回來。”
“我哪裡怕死!”小江反駁道,忽而又覺得自己說得不對,“不對,我確實怕死,誰讓郎君你最怕死,所以做你的書童,也得怕死。你看柳將軍,不怕死,連帶著傅都尉,敢在堂前挑釁崔將軍,也不怕死。”
這小江,居然學會陰陽怪氣了!是不是還想說,唐開府不怕死,所以任司馬也不怕死啊!桓孝暉如柴般的雙手顯出青筋,“好,你不怕死,找別的不怕死的,我是留不住你了。”
見二人如小孩般打架置氣,任厥道:“好了好了,不過一點小事,怎麼就吵起來了。若如小江所說,崔氏自始至終都站梁王。我聽聞,高後曾想把谷陽縣主、永城縣主嫁給太子和梁王,藉此鞏固魏氏勢力,兩邊下注,誰知,太子選了性情柔和賢淑的溫氏,而梁王拒親,兩個侄孫女都沒嫁出去。”
“而後,柳大提出,要娶永城縣主。”提起柳大和縣主,桓孝暉心思平靜下來,“我還記得那次,柳大剛被封了徵西將軍,便拿著軍功回來求娶,給足了縣主面子。縣主雖與梁王青梅竹馬,但柳大風采人品俱佳,自是沒有拒絕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