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如擲驚雷,震到了在場的所有人。而只有兩人例外,一是厲帝,他依舊保持著慣性的微笑,二是紀沛川本人,他聽到這訊息,非但沒有高興,反而心下是微微一怔,心中對董帝的所算所想大致瞭然。
居然如此,確是如此,應是如此。
朝臣皆知,當年是董國接連戰敗,丟了一郡之地,董帝立即求和,派遣一隻隊伍,送,當時只有五歲的紀沛川去,作為質子,並請求不要宣揚質子一事。厲國勉強答應,應允了這十七年的和平。
那時紀沛川還不叫紀沛川,這名字是他來了厲國後起的,沛雨甘霖,一馬平川,這是母后對他的指望,而紀長夷這個名字,恐怕他父皇自己都已經忘記了。
眼前這個陌生的男子,就是小他一歲的弟弟。
朝臣有些譁然,董國已經到達可以和厲國平起平坐的高度了嗎?他們竟想要拿回質子,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太相信,董國這幾年或許一直在養兵蓄銳,但是他們的西部常年旱荒,不斷地需要拿東邊的物資去補給,十七年來,基本不見好轉,他們不能相信董國在這樣一個人口不斷消減的情況下,還有信心跟厲國抗衡。
厲帝臉上卻還是那副看似和藹可親的笑:“這也好說,合約到期之日還有三月,三月後,朕派兵護送貴國皇子回國。”
“陛下!”
“陛下!”
“陛下!!”
眾朝臣齊聲喊道。厲帝道:“眾卿不必多言,朕本就有意送回董國皇子,這便送去,以護兩國和平。”
紀平錚道:“陛下高瞻遠矚。三月後,董國護送隊,將在貴國鄴城西門外等候。”
厲帝笑道:“那是自然。”
大厲宣和十七年三月十九,與董國續訂二十年和平條約,承諾於六月十九日交還董國大皇子紀長夷,以表和平之願真切。
當日,皇后召見羅氏姐弟,叫來宋璇,獨自退身。卻叫沉雪去聽牆角。
羅子蘊見了宋璇,不知為何竟覺得像是去見分別很久的老友,思念之情甚濃。
宮女引她們坐下,宋璇的氣質已不同往日,她本就纖瘦,穿上女官的衣服,身材可見勻稱,許是宮裡人會伺候,她的氣色也更好,這樣一看,宋璇比往日更加恬靜賢淑,溫婉柔順。
是她先開了口:“大小姐,二公子,今天這番見面,也是請皇后娘娘做主,我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受皇后娘娘提攜,只是以後只在這深宮高牆內,怕是難以見面。”
羅子蘊不出聲,她從進了這仁明殿後,就覺得這裡的氛圍繁冗而壓抑,四周沒有人,她卻覺得有好些眼睛盯著她,她不知道說什麼,也說不上話。因為羅鏡賢已經跟她搭上話了。
“你有這麼一日也是好事,從前的苦也吃夠了,在這裡就好好待著。”
宋璇道:“只是此番前來,只能與公子小姐講話,還有妹妹,人卻還在鄴城,不知我已入了宮,日後,就要麻煩公子小姐……”
羅鏡賢道:“你可有什麼話要給妹妹帶到?我去說。”
宋璇道:“我入了宮,照顧不到她,說多了也沒什麼用,就拿這東西,給妹妹做個念想吧。”說著拿出一個香囊,道:“這是我今日趕早繡的,請小姐代我轉交。”
她說著說著就叫到了羅子蘊。羅子蘊先是一愣,隨即又應道:“可以,拿來吧。”
她伸手拿過宋璇手上的錦袋,摸著這錦袋有些厚,她攥緊了,將手縮回袖中,仔細摩挲。
這錦袋,像是三層的。
她督了一眼,宋璇還若無其事跟羅鏡賢閒聊著,有一絲莫名,他們倆又什麼時候有這麼多話聊了?
事實證明,只要羅鏡賢想聊,就沒有人是聊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