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綺家住的是個前後三進的大四合院,聽說這院子在過去舊社會的時候,是個大官住的院子,雖然她也不知道這事兒是不是真的,不過這院子挺大倒是真的。
雖然這院子現在成了機械廠家屬院,院裡的房子也都被機械廠的職工給住滿了,但是院裡的面積還是挺大的,像是以前什麼花園遊廊的都被拆了改建成地窖,還有放雜物的地方。
這麼改完,肯定是沒以前那樣好看,但方便是真方便。
地窖都比別的院的地窖大,冬天存冬儲菜的時候,也不用像別的院一樣,還得為每家佔多大地方吵一架。
當然,也不是誰都能好運的被分到文綺她們這個院的,她們這個院裡住著的,都是機械廠的小領導。
雖然不能和廠長副廠長那些大領導一起住新建的筒子樓,但是能住在這個院的,都不是普通職工。
像是前院這幾家,沒一個簡單的。
比如能住到正房的她家,她媽是廠婦聯的副主任,她爸是廠保衛科的科長。再比如住東偏房的徐家,別看劉浮雲只是婦聯科員,但是她丈夫,也就是徐博遠徐麗麗的爸爸徐建國,他可是三車間的車間主任呢。
還有住在西偏房的趙家,趙家的老趙頭可是廠裡八級的鉗工老師傅,廠裡一大半鉗工都是老趙頭的徒弟,他的地位那簡直不用說了。
就連住在倒座房的靳老太太身份都不簡單。
她不是機械廠的職工,但機械廠這個廠子,以前都是她家的,後來抗戰的時候,靳老太兒子女兒全都參軍抗戰去了,她也把全部的家當,包括機械廠這個廠子捐給了上面。
抗戰的時候,靳老太兒子女兒全都打仗沒了,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她主動捐獻家當的事跡,機械廠從上到下,從廠長到車間職工,沒一個不尊敬靳老太的。
就算紅小兵鬧得最厲害的那會兒,也沒人敢拿靳老太以前資本家的身份說事兒。
前院的四家身份都不簡單,更不用說中院的,後院的了。
哎,話說遠了,說回眼下,文綺顛顛兒的小跑著去地窖拿了兩顆白菜,從地窖上來的時候,正好撞見西偏房的趙大媽來拿東西。
趙大媽:“文綺拿白菜啊?你們家晚上也燉白菜?”
文綺:“啊,我們家晚上包餃子,我媽說趁這會兒白菜邦還鮮亮,包點素餃子吃。”
她媽一會兒要剁餡兒,邦邦邦的肯定瞞不住院裡的人,與其等院裡人打聽,還不如這會兒她先說了呢。
趙大媽:“哦,素餡兒餃子啊,那這會兒的白菜是挺合適的。我們家前幾天吃了一回,別說,今年菜站的白菜還挺不錯的,我們家吃著都挺好的。”
文綺:“嘿,那我趕緊回家包一個嘗嘗去。”
趙大媽:“誒,你去吧。”
文綺抱著白菜回家,廚房裡的顏之芳探頭問:“回來了?”
文綺:“嗯,回來了,我剛才在地窖碰見趙大媽了,跟她聊了兩句。”
她抱著白菜進到廚房,廚房裡顏之芳正在和麵,文立新正切肉準備剁餡。
看見父母倆人都忙著,她擼起袖子,也上手忙活起來。
三口人齊上陣,忙忙活活不到一個小時,餃子就全都包好了。
為了搭配這塊系統給的好肉,顏之芳也是下血本了,難得的用純白麵和的面。
白麵肉餡大餃子,可以說文家今天這頓飯跟過年比也不差什麼了,文家三口人吃的頭也不抬。
這邊的文家吃飯吃噴香,隔壁的徐家飯桌上可就沒有這麼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