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隊伍需要擴大,歡迎加入《文王》q群:49o。
李洋的確很矛盾。
他其實比王娜更看好這篇文章的價值。
現如今國內的文學市場極為繁榮,他甚至有一種預感,隨著國內經濟展的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直至生質的變化。
未來幾年內文學市場的價值將會極大的被提升甚至是膨脹。
或許林濤並不知道他這隻小小的蝴蝶究竟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但是作為業內人士,李洋則十分清楚。
一句話。
國內的文化市場大有前途。
而文化最核心的部位,也是最具有價值的部分,正是原創的文學作品。
不管是《小說家》的繁榮,還是《東江文學》的異軍突起,事實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
經濟的極大繁榮和展必然帶來高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需求自然就有消費。
而消費的增長勢必需要一批具備天賦的作家。
所以,跟王娜不同,李洋看好的。
絕不僅僅是《你還在我身旁》這篇文章本身,而是寫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就是16歲的林濤。
李洋從林濤的資料中有了一個驚人的現,那就是這個叫做林濤的少年,在前不久的東江杯決賽中捧回了一等獎的成績。
而當初那篇獲獎的作文,李洋也看過,不僅僅看過還寫了一篇洋洋灑灑近千言的評論,只不過還沒有出去而已。
現在回頭來看。
李洋覺得自己似乎真的現了一個天才,一個對文字有著極為高的駕馭能力的天才。
“王姐,你個人覺得哪一種方案更好?”
王娜稍稍沉思了片刻。
“我覺得還是放在中學生作文報上好,如果在《東江文學》上刊的話,不說林濤中學生的身份到時候會引很大的爭論,到時候恐怕反而還會對這個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王娜斟酌著詞句。
其實她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但是李洋自己也是中學生作文報的編輯,自然也明白。
一旦交給《東江文學》來刊的話,那麼這篇稿子的刊權自然也沒有他們中學生作文報什麼事。
於公於私,自然還是由他們自己刊為好。
只是這樣一篇非詩非文的作品,刊在中學生作文報上,真的合適嗎?
一時間王娜和李洋都陷入了沉思中。
“要不這樣,我們在中學生作文報上開闢一個作者專欄。”
李洋的聲音顯得有些突兀,還有幾分驚喜。
“專欄?”
王娜立馬就驚詫地說了一句。
“但是給一個高中生開闢專欄,這合適嗎?”
王娜不禁對李洋的想法有些懷疑。
如果不是李洋眼裡的那一絲慎重,她甚至覺得這只是李洋在開玩笑。
開闢專欄並不是一個什麼新奇的想法或者說創意之舉,在報紙和新聞界是早就已經存在的一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