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現象級?

林濤收到12月第一期《東江文學》雜誌樣刊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進入了12月之後的第一個週末。 ≧ ≦

在這之前,12月的第一期《東江文學》正刊已經在全國開始正式上架售了。

對於收到雜誌社寄給自己的樣刊竟然比正式行的雜誌還要晚幾天的事實,除了報之一笑以外。

林濤似乎也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王東東做人還是蠻厚道的。

除了取得林濤的口頭授權進行行以外,幾乎沒有在其他的版權上動過歪心思。

林濤是經歷過世面的人。

自然不怕版權會賣不出去,而且這本書完全就是按照《功夫熊貓》的熒屏劇情來還原的。

功夫和熊貓兩種元素本來就是極具特色。

自己在原劇的基礎上對故事情節進行了改動,新增了中國神話的元素,使得整個劇情更加豐滿。

以前在看電影的時候,林濤就覺得劇情過於簡單,美國人的電影製作是一流的,編劇也是一流的。

但是獨獨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並非一流,而是帶著西方人慣有的習慣和目光去審視一個古老東方國家的文化。

自己的改動並沒有剔除原劇中剝離出來的西方元素。

只是讓中國文化的思想在整個故事中體現得更深入一些而已。

例如原劇中大師使用的武功不再是龜派氣功等等的什麼鬼,而是設定了太極的功夫等等。

至於為什麼江燕會給予“國人情懷”這樣的評價。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情懷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詞語,《會功夫的熊貓》這本書從故事的背景,到故事的元素無一不是滿滿的中國風。

以國寶熊貓作為主角。

用中國功夫來作為熊貓追逐的至高目標,這樣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創意和中國特色的構思。

說是情懷也並不為過。

但是隨著最新一期《東江文學》的行,在《會功夫的熊貓》悄然走紅之際。

有關於這部目前公眾仍然只能看到前三章劇情的作品的討論卻已經在國內的文化圈子裡引起了熱議。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

這部作品究竟只一部是離經叛道的荒謬怪誕之作,還是天馬行空的奇思異想之作。

在《東江文學》12月上月刊行後的第三天。

國內著名的《中國文化報》上就刊登出一則專欄的文章。

文章的題名是《被妖魔化的年輕一代》。

從題名上來講。

這個作者一上來就時猛開地圖炮和群嘲諷,進入裝逼打臉模式。

文章中列舉了自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悄然走紅的幾個知名作家包括寒寒等人在內的年輕作家群體。

在從他們的作品上進行了激烈的言語批判。

認為年青一代尤其是8o後作家已經開始放棄傳統文學思想並且在這條路上漸行漸遠。

而《會功夫的熊貓》這部作品的出現,更是完全顛覆了文學這個名字,認為它充其量只不過是一本兒童讀物,而不應該由《東江文學》這種文學性極強的雜誌表出來。

最後甚至得出結論。

如果這種作品也能夠在國內外流行的話,那麼中國文化將沒有希望。

無疑。

談及中國文化的生死存亡已經是一個極為嚴肅的問題。

在東江文學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