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二十一世紀電影公司之後,林濤和周婷只是在松平駐足了不到半天就回了東海市。
10月8號東海大學正式恢復日常教學的作息時間,儘管學校已經給了林濤儘可能寬鬆的上課時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無期限地曠課。
第一天平靜結束。
東大的學生對於林濤出現在課堂上已經漸漸顯得不再驚奇,事實上每天找林濤簽名的人仍然很多,當然他也不會刻意拒絕。
心理學並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
而對於林濤來說,學好心理學也僅僅只是自己的一個愛好而已,他可並沒有打算在學術上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成就。
第二天上午他沒有課。
還沒起床周婷就已經敲開門端著電腦走了進來。
揉了揉有些迷糊的眼睛。
林濤看著電腦上醒目的標題不禁有些蛋痛。
“這是什麼時候的帖子?”
他的確有些納悶自己什麼說過這樣的話。
“林濤:網路文學應該被得到承認。”
“時間上顯示是昨天的新聞,不過我估計應該是網友從你的話裡面摘出來的內容,你看這裡,林濤認為,文學有著極為廣泛的意義,不管是哪一種文學表現形式都應該得到承認。
這裡還有一句,應該是記者提問環節的內容:網文?我不知道你所說的網路文學指的是什麼東西,但是我認識到的網路文學也是一種文學形式,不管它的載體是雜誌,是書籍還是網際網路,但是無疑這些作品都具有其自身內在的意義。”
周婷查詢的資料極為豐富。
不僅僅把這條新聞的出處查清楚而且還把林濤相關的發言都找到了原文。
毫無疑問。
媒體報道的這個新聞標題是存在斷章取義的問題,但是對方摘取的內容很巧妙,既迴避了林濤對網路文學的定性,也迴避了網路文學應該被誰認可的問題,只是簡單直白地指明瞭他們想表達的東西。
林濤仔細地看完整個新聞內容之後,心裡突然就變得不是滋味起來。
這條新聞出現的時間並不尷尬,而是有意而為,同樣,新聞內容目的性也尤為明確。
為網路文學正名。
其實這個話題持續的時間並非一天兩天,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不僅僅是這個時空之中,在另外一個時空這個問題同樣持續了較長的時間。
網路文學和通俗文學之間由於受眾以及寫作模式和內容上的巨大差別,所以一直為人所詬病,尤其是一些正統的文學作家,一直不肯給於網路文學應有的地位。
所以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包括網路文學的社會地位。
市場價值。
以及其文學性。
這一次這條新聞的出現正好是恰逢國慶期間全國作家協會召開了最新一次的全國作家研討會。
會議沒有邀請國內任何一個網路作家參與其中,但是這並沒有超出林濤的預料,這種全國性的作家會議,組委會肯定不會鬆口的,一旦鬆口了那就猶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恰恰是這種行為,再一次引起了國內廣泛的爭議,尤其是那些很早就進入網路上進行文學創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