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總監嗯了一聲,鎮定的問道:“收視最高的時段出現在什麼時候?”
“第五位選手登臺的時段,也就是林恆出場的時候。”
康總監點點頭,待工作人員走後,他自言自語道:“林恆麼?”
第二天,林恆久違的再次以歌手的身份,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
《我要上春晚首期收視出爐,同時段第一!》
《樂萊美得主沈航亮相我要上春晚》
《沈航向林恆道歉》
《火圈達人王根生》
《以父之名獲眾多業內人士點贊》
《樂壇傳承人,他回來了》
《林恆,一個不斷給我們驚喜的男人》
《一個人的二重唱,神蹟?》
《只有林恆能唱的歌》
《“二林之爭”,該落下帷幕了》
《高歡發文:去歲的最大收穫,就是認識了林恆》
《春晚總導演表示,期待林恆登上春晚》
《以父之名——超越時代的音樂》
一夜之間,林恆再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以父之名》創造了一種風格,我叫他林恆風格。”
“我們系的專業課老師,昨晚在群裡瘋狂給我們安利《以父之名》,將之奉為圭臬。”
“憑這首歌的質量,今年的金曲獎穩了。”
“別立fag,金曲獎年底才評選呢,萬一剩下的這三四個月裡,出了一首更牛的歌怎麼辦?”
“不存在好吧,今年,甚至往後三年,我覺得都不會出現比《以父之名》更吊的歌了。”
“別人不可能,林超越呢?”
“林超越?你沒看蘇慕柔工作室的圍脖嗎?他自己都承認了,他永遠也寫不出這樣的歌。”
“林恆實在太吊了,我覺得憑他的實力,完全不弱於一些天王天后。”
“自信點,論寫歌能力,天王天后也比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