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都過了二十來分鐘了,就算我沒有到福建基地,至少也走了一半的路吧,結果一回頭我都驚呆了——我居然還能看見汽車站。
我當時都愣住了,然後又轉頭看向了飛飛。
“你一早就知道了?”
“你說呢!”飛飛帶著帽子想也不想的說。
然後我就一臉無語的看著飛飛,那天晚上我們七點多才趕到了基地,然後在基地參謀的安排下我們住進了基地旁邊的海軍賓館。
還好晚上吃飯屬於自助餐,可以吃到比較晚的時候,當然這個自助餐,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多菜,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吃,就是隨便對付糊弄一點。
不過有一點還是比較好的,至少餃子麵條包子管夠。
吃完了飯我們就開始各自行動,晚上沒時間幹,我和飛飛就準備出去溜溜圈,但這個時候劉隊就比較尷尬了,因為他沒有便裝,不能出去散步。
在基地附近你要是穿著軍裝在這裡溜達,保證被基地的巡邏組給帶走。
……
我和福州的緣分不淺,那一次是我第一次來,但是就在那一年裡我來了福州七八次,其中除了技術革新,反覆做報告和複審,還有交發票以及我去福州總院看病等情況。
然後我就對福州的整個交通有了一個比較明白的認知。
我們船上有一個老班長就是福州的,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和這個老班長攀談了一下,當時我們就聊過有關於福州的事情。
然後這個老班長和我說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他就說到了福州可能是全中國內澇最嚴重的城市,雖然福州是福建的省會,但它的下水道排水功能可以說是全中國最差的。
至於為什麼,這個老班長也解釋了一下,這個和福州本身的土壤結構有關係。
這種詳細的情況我也不清楚,但是據他的解釋他說福州的土叫做紅土,這種土在沒有水的時候硬的跟花崗岩一樣,但是沾了水會立刻泥化。
這也就是為什麼福州和杭州同時開工搞地鐵,杭州都已經地鐵開通很久了,福州到現在都沒有完成。
嚴格來說能在福州這個城市造地鐵,本身就是一種科技水平的象徵,因為這個地方的土質本身就不適合造地鐵,而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科技手段在這裡建造地鐵。可以說這是我們中國科技水平進步的一種體現。
而我這位老班長,他的意思是先不管地鐵的事情,能不能先把下水道的問題解決好,地鐵這種高大上的東西,他們沒有也不一定能夠影響生活,但是下水道的問題絕對會影響生活。
一開始聊天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然後我就問了一下這個老班長,福州為什麼會內澇?
這個老班長給我的解釋是,福州是颱風經常光顧的一個地方,然後只要颱風一來這裡就莫名其妙的下雨,長的時候很有可能678三個月全部都在下暴雨,而暴雨的排水量太大,遠遠超過了下水道可以承載的負荷,最後就變成了內澇。
而他們家門口那條馬路就是內澇的重災區,於是前幾年政府就挨家挨戶找他們協商,讓他們每人出一點錢,把臺階削微的往上抬高一些。
老班長是一樓,所以他不得不出錢去解決這個問題,國家補貼一部分,他們居民出一部分,反正就把臺階從原來的十公分抬到了20公分。
結果第二年照樣還是內澇,沒有辦法,他們又重複了前一年的步驟,又把20公分抬到了3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