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聽得此人如此說,沒想到那群武舉生竟然這樣大膽,不僅揍了那群文舉生不說,還把以前獨屬於他們的特權給爭取了過來,所有人震驚之下,都是顯得有幾分難以置信。

當然,這更是引得不少百姓雙眼閃爍不定,顯得有些蠢蠢欲動。

因為如果武舉生真的有和文舉生一樣的特權的話,可以和官老爺平起平坐,不用見面就磕一個,也不用納稅納糧,還能免徭役,那麼對他們來說,考武舉也就不算太丟人了啊,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畢竟大多數人的的追求都很簡單,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能有面子有實惠就可以了。

而且,現如今來說,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完善,考文舉實在是太難了,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即使擠破腦袋,考中的機率都寥寥無幾,真差不多要祖墳上冒青煙了。

可武舉的話,則要稍稍簡單一些,因為這個時期的,武舉才剛剛復設不久,許多制度都還不成熟,而且因為許多人心中看不起武舉,所以報考的人也少一些,自然而然地相比與文舉就要容易一些。

更何況,不是還可以武轉文嘛,先考中才是關鍵,最後有的是辦法轉成文官啊。

因此,許多覺得自己考文舉希望不大的百姓,都是忍不住心中怦然一動,覺得自己或許找到一條當官的接近了,沒準真的可以考武舉試試看。

反正照這樣看來,就算不能武轉文,至少也不虧啊,一切文舉生的福利制度都能享受,還是有的賺的。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的想法,另外其他絕大部分,自認為念過幾本書,就自命清高,高人一等,已經被重文輕武徹底洗腦,打心眼裡看不起武舉生的百姓是立即出聲罵道。

“胡鬧,簡直瞎胡鬧,怎麼能這樣呢,重文抑武乃是太祖他老人家制定的國策,怎麼能由這群武舉生瞎搞。”

“就是,亂套了,徹底亂套了,這文武不清,國之不穩啊,那群武蠻子何德何能,能和文舉生老爺們享受一樣的恩典?”

“說得對,那群武蠻子有什麼用,治國用得了他們嗎?根本用不著,這常言道俠以武犯禁,重用他們只會亂套,難道朝廷諸公想重現五代十國的亂局嗎?”

“對,不打壓那群武蠻子,何來太平盛世,想想唐朝是怎麼滅亡的,不就是武將專權導致的嗎,包大人英明一世,怎麼在此事上卻如此糊塗啊。”

“不錯,我算是看走眼了,原本以為他是衷心為國的忠臣,沒想到心裡竟然向著那群武蠻子,糊塗,簡直糊塗至極。”

“昏官,大大的昏官……”

“呸,什麼昏官,簡直是狗官,竟然向著那群武蠻子,簡直是我輩讀書人裡的反骨仔,豬狗不如的東西。”

“對對對,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如此糊塗,枉我以前還稱他為包青天,呸,狗屁青天,恥辱啊……”

說著,這群人是不由痛罵起來,為武舉生能和文舉生享受一樣的待遇而感到痛心疾首,覺得這是國之將亂的徵兆。

是順帶著連包拯也一起罵,讓得這位大名鼎鼎的包大人才是真的欲哭無淚,沒想到自己在官場上小心翼翼的摸爬滾打了半輩子,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這麼一點美名,頃刻間全都付之東流,被一眾心向文舉生的百姓連聲痛罵著。

是人人高呼昏官,以前簡直瞎了眼才認為他是衷心為國的好官,原來是個反骨仔,讀書人中的叛徒敗類。

這要是被包拯親耳聽到這些粗俗的叫罵聲的話,恐怕非真的氣到吐血不可。

而人群中也練武之人,本來剛開始聽到此人這樣說,說在武舉生的不懈努力下,終於爭取到了和文舉生一樣的特權,他們是不由大喜的,心中竊喜之下,也準備考考武舉。

可是驟然又聽得無數多被重文輕武徹底洗腦的百姓這樣連聲痛罵,對武人極盡貶低之能,是心中氣憤不已,握了握拳,有心想要說些什麼。

可見得群情激奮,根本沒人聽得進勸解,只是一心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文舉生就是高人一等,武舉生根本不配和他們相提並論,面臉苦澀之下,也只得是罷休,無奈的鬆開了手。

心想還是算了吧,武舉什麼的,能不考就不考吧,畢竟真的太受歧視了啊,大家都不認可,考了好像也是自取其辱,費力不討好。

至於最開始傳播訊息的那人聞言,聽得大家群情激奮的怒罵聲,也是沒好氣的道。

“行了行了,你們瞎咋呼什麼呢,懂什麼啊,就像那群武舉生老爺說的,誰說武舉生就低人一等啊,而且,誰說武舉生老爺就是一群大老粗武蠻子?人家沒準文武雙全呢。”

可這群一心向著文舉生的百姓聞言,卻是忍不住嗤笑道。

“呵,文武雙全,就那群武蠻子?”

“別逗了,怎麼可能,真要是文武雙全,誰會去考武舉啊,嫌自己不夠丟人嗎?”

“就是,做學問都還來不及呢,還考武舉?簡直笑話,只有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空有一身蠻力的傻大個才會去考,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