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章 明妃曲與和親論

再次一首明妃曲歌罷,在眾人回味無窮間,李小魚是率先鼓掌讚歎了起來,笑著說道。

“好,老王,不錯嘛,果然厲害啊,行,我算服了,今天這場詞會比試中,看來只有你勉強能與我平分秋色啊。”

王安石:“……”

一時間,聽得李小魚這樣說,不知道是在夸人還是自誇,王安石是顯得很無語,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鬱悶道。

“好了,王華,你小子也別狂了,我承認,你是我見過最出色的武舉生,的確很了不起,才華不比我們這些寒窗苦讀數十年的文舉生差。”

“但是,就算如此,你想要勝過我,也沒那麼容易,接下來,把你寫的另一首《明妃曲》也拿出來吧,我倒要看看,你寫得到底怎樣,有沒有我寫的好。”

聞言,李小魚也是笑著說道。

“那好啊,當然,其實咱們這兩首《明妃曲》倒也真說不上誰更好一些,只能說是各有千秋就是了,你聽聽看吧,反正不比你這首差就是了。”

說著,李小魚也是真的拿出了自己所寫的第二首《明妃曲》,遞給了李師師,讓她幫忙演唱。

李師師自然同樣是迫不及待的接過看了起來,在一旁柳依依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再次被李小魚的才華所傾倒,對他驚為天人。

想著,他也沒有耽擱,玉手撫動琴絃,開始緩緩演唱,又將眾人帶入了一種新的意境。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

一時間,琴聲哀怨,歌聲婉轉,令得所有人隨著她動人的歌聲不由自主的想到,漢宮裡有一位美貌的絕代佳人,只可惜最初天子並不認識她,可突然間卻要她隨著漢使離去,嫁給匈奴國君,要去遙遠的邊地。

後來,天子得見她的容貌後,是驚為天人,覺得這姣美的容顏天下無比,一旦失去了,要想再次得到可就困難無比了。

雖然惱怒之下,天子可以發怒把替她畫畫的畫工殺掉,可對於事情又有什麼補益呢?

最後,筆鋒一轉,又是令所有人不由自主的想到,貴為天子,連眼前的美醜尚且不能分辨,又怎麼能制服萬里之外的夷狄呢!

所以,漢代的“和親”實在是笨拙之計,女子不要再用容貌炫耀自己。

明妃離去時傷心落淚,傷心的淚水喲,灑向花枝。

日暮黃昏狂風吹起,風起花落啊,飄向哪裡?

漂亮的女孩大多有不幸的命運,不必怨天尤人,原應自己嘆息!

總之,歐陽修這第二首詩《明妃曲》哀怨的氣氛更上一層樓,詩中的“漢宮”四句化用了西漢李延年詩歌之意,略敘明妃事實,筆力簡勁。

“絕色”兩句,緊承前四句,妙在完全用“重色”的君王的口吻說話;“雖能”兩句轉向責備漢元帝,就事論事,語挾風霜,但這只是為下邊兩句作鋪墊。

“耳目”兩句,為全篇警策,在當時宋人就有說它“切中膏肓”《詩林廣記》引錢晉齋語),得以廣泛傳誦。

詩人說,眼前的美醜尚不能辨,萬里之外的“夷狄”情況何以判斷?又何以能制定制服“夷狄”之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