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明寨被圍,主帥楊宗保生死不知,西夏大軍大舉來犯後。
暫時竊取楊宗保兵權的文官主將范仲淹才命令前線的將領做好戰鬥準備,同時又命慶州今甘肅慶陽)守軍北上增援。
可他這次只調集了總共一萬人的兵馬,試圖以這些部隊收回金明寨,以將功補過,消解掉之前自己未派援兵的罪過。
可這卻再次中了李元昊的詭計,也就是引蛇出洞,他不怕范仲淹派兵救援,就怕他龜縮不出,因為攻城不是他們遊牧民族的強項,野戰才是。
是留下十萬人馬繼續死死圍困金明寨,困死楊宗保,同時率領剩下的二十萬兵馬,準備圍點打援。
而宋朝軍隊在接到命令出發,已經是一天後了,就在行軍途中,全體將士才得到訊息,李元昊已經攻破了金明寨,三關大帥楊宗保力戰而死,金明寨將士全軍覆沒,無一倖免。
這自然是讓得所有馳援的將士心中大驚,不敢相信這一幕是真的,要知道三關大帥楊宗保將軍可是他們心中的戰神啊,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怎麼會戰死?怎麼可能?
而現在竟然連楊宗保將軍都戰死沙場了,那這仗還怎麼打啊?他們不是去送啊?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李元昊早就可以攻破金明寨,之所以等了這麼久,就是因為想探聽清楚宋軍的虛實。
這一訊息還是死守金明寨孤立無援的楊宗保派出死侍絕境突圍,才通報到延州的,說西夏傾國來犯,務必小心防範,不然西北危亦。
接到金明寨失守的訊息,西夏反賊李元昊親率三十萬大軍攻宋後,暫代邊關主帥的范仲淹也著實嚇了一大跳,都傻眼了。
他也沒想到李元昊竟然會如此瘋狂,會以舉國之兵攻擊宋朝,他真的瘋了嗎?
畢竟金明寨的失守,楊宗保的陣亡,對他來說不算什麼,相反還是一件幸事,相當於為文官集團剪除了一個不受控制的心腹大患。
可是西夏三十萬大軍攻宋,這可就真的要了命了,失去了楊宗保這位三關大帥的鎮守,他一介文臣還真的守不住。
此時站在延州城頭,已經依稀看得見李元昊西夏大軍的營寨和旌旗了,是連綿數十里,黑壓壓一片,真的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局勢。
而自己的主力援軍還在離城百公里之外的行軍途中,這可怎麼辦才好啊?
要知道宋朝雖然對西夏已經有所防備,但也只是一般性的防備而已,根本沒想到他會如此瘋狂,如此的不要命,以舉國之兵來犯。
此刻宋朝大部分的兵力部署,都是在宋遼邊境上,宋夏邊境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必須緊急求援。
於是范仲淹一方面忙不迭的寫信通報朝廷,告知這一險惡情況,另一方面,派人火速前往宋遼邊境,通知那裡的邊關主帥趕快來人來援,不然真的如楊宗保所說,宋夏邊境危亦。
沒錯,真實情況就是這樣,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宋遼在檀淵之盟後,不正是處在蜜月期嗎,已經好幾十年沒打仗了,好的不能再好,幹嘛要防備他?
相反,完全可以不防備嘛,甚至沒準還能借助他的力量,兩國聯手直接將西夏消滅在搖籃之中,為什麼要搞的這麼麻煩呢?
怎麼說呢,只能說大家想的太簡單了,要知道西夏的突然建立,的確是北宋中期的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不論是對北宋來說,還是遼國來說,亦或是對西夏本身來說。
因為在此之前的宋軍,主要精力全部用於防禦北方的遼軍。
可隨著西北邊境的局勢變化,汴梁朝廷迫不得已之下,還需要每年再新增一條戰線。
儘管西夏也曾經背叛過遼國,但後者對於進攻西部卻並不太上心。
這可能也是大家心中的疑問,那麼,為何宋朝不主動邀請和自己簽了合約的遼國去一起消滅西夏呢?
不是不能,而是根本不可能,要實現這個,比讓西夏不造反還難。
可以說在歷史上,宋朝根本沒有任何實力和現實利益去調動遼國的積極性。
尤其是讓遼國為了宋朝的利益去攻打西夏。
能保證他不給自己添亂就已經燒高香了,和自己一起聯手對敵,簡直是天方夜譚。
所以,宋朝人連想這麼做的動力都完全沒有。
原因也很簡單,畢竟西夏這個國家的存在,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看,就是非常讓宋朝頭疼而讓遼國感到高興的事情。
這也是西夏在先抱遼國大腿,然後又反叛自立後,後者卻沒有執意消滅西夏的主要原因所在。
也是北宋中後期,兩國開戰後,北宋不惜動用大部分國家資源都要消滅西夏的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