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上面所說的那些刑法外,古代還有一種刑法是特別殘酷的,特別是對男同胞來說,簡直是慘無人道,這就是令無數大老爺們談之色變的宮刑。
的確,在古代中國,閹割術的淵源那可以說是相當的久遠啊,所以也由此產生了一個全新的職業,太監。
有證據表明,至遲在殷商時代,就有了閹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識與行為,可能大家覺醒的比較早吧,沒準真悟出了葵花寶典也說不定。
不過當時的閹割術是非常可怕的,據說是將與一併割除,真是想想就可怕。
一直到了秦漢時期,閹割技術才較為完備,並已經注意到閹割手術後的防風、保暖、靜養等護理措施。
當時施行閹割的場所稱為“蠶室”,《漢書張安世傳》顏師古注曰:“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為密室蓄火以置之。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需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
大致相同的解釋見於《後漢書光武帝紀》李賢注,所謂“宮刑者畏風,須暖,作窨室蓄火如蠶室,因以名焉。
當然,大家不要以為宮刑僅限於男性,其實女性也有宮刑的,只是大家可能知道的比較少而已。
對女性實行宮刑時,要進行縫陰術,縫陰術,也叫做鎖陰術,即用針線繩索將女子外陰縫閉起來。
這種宮刑術,因其極其卑鄙、下流,在官場上一般不用,但在民間卻非常盛行。
丈夫對付紅杏出牆的妻子,妒婦對付與丈夫有染的奴婢,都樂衷於此法。
清朝人褚人獲所著的《堅瓠集》中,就有“搗蒜納婢陰內,而以繩閉之”、“以錐鑽其陰而鎖之,棄鑰匙於井”的類似記載。
據說,安徽亳州有座古建築“縫陰樓”,此怪名大概就源於這種民間刑罰。
此外還有刖刑,這也是中國古代的刑法之一,又稱剕刑,同樣是一種酷刑,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通常指割去犯人膝蓋骨。
以及插針,顧名思義,就是用針插手指甲縫,常用於女囚。
還有活埋,這是戰爭中常用的手段,因為省力,速度也快。
而且戰爭時的活埋,都是叫戰俘自己挖坑,有時會先殺死俘虜再把他們推下去,但時間不夠的時候或是要省子彈時),就直接把他們推進去以後蓋土。
要知道中國的酷刑中,活埋古已有之。
不過沒聽過有什麼名人受過這種刑罰。
比較狠一點的,會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裡,只露出一個頭,然後開始凌虐。
除了這些外還有鴆毒,因為中國古代的毒藥中,“鴆”這種毒藥最有名,成語中的“飲鴆止渴”便是源自於此,常用於賜死的情況,清宮劇裡算是比較常見,毒藥名稱為鶴頂紅。
以及棍刑,即木樁刑,當然,這裡要說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而是拿根棍子直接從人的嘴或肛門裡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
雖然正史上沒有看過用這種刑罰的記載,不過金庸小說《俠客行》裡有提到,還給這對於此種酷刑起了個美名叫“開口笑”。
對於此刑,19世紀的《大百科全書》下了這樣的定義:“將人類的殘忍性發揮到極致的創造之一”。
行刑方法在於將木樁插入犯人身體,最常見的是插入肛門,任其死去。
根據木樁直徑的不同,有時肛門事先用擴張器張開或用刀割開,然後劊子手將木樁插入,再用錘子釘。
而在有的地區,木樁插入五六十厘米後,劊子手會把木樁豎起來,插入先挖好的坑裡,讓木樁配合犯人的自重,一點點地深入,直至其從腋下、胸部、背部或肛腹穿出。
在一般情況下,被如此“修理“的犯人往往要承受三天以上的折磨。
不過除了這些及其殘酷的法律外,在中國古代,還有許多奇葩的法律,比如長得高有罪,長得矮沒罪。
沒錯,這條奇葩法律是秦朝的,在秦朝時,當時的統治者就規定,如果男子身高低於152厘米,女子身高低於142厘米,就可以免去刑事處罰。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高個子和一個矮個子犯了同樣的錯,長得高的有罪,長得矮的無罪。
大家覺得是不是很無語,可事實就是這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有時候長的太高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比如秦朝時,只要稍不注意犯了錯,那你就是有罪啊!
此外還有亂扔垃圾也犯法,可能大家最近被垃圾分類的法規給刷屏了,覺得垃圾分類是現代社會才有的事情,也只有在現代社會,才會對隨地亂扔垃圾做出處罰。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早在秦朝時,就對這方面做出了規定,而且處罰要嚴厲的多,比如一個人如果隨意的把垃圾扔在街上,這就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直接觸犯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