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章 一介奇女子

而且除了宋朝被許多人誤解外,就連宋朝的女子也被人誤解。

的確,也許是纏綿婉約的宋詞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也許是那個積弱的年代太令人感傷,也許是程朱理學對後世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總之,這些都讓宋人留下了風流軟弱卻又迂腐的印象。

而從那時起開始陷入纏足桎梏的宋朝女子,更是讓人覺得活得壓抑委屈,遠不如漢唐女子恣意張揚。

但需要說明,這真的是對宋朝的一種誤解了,因為大家如果去仔細瞭解一下的話就會發現,真正的宋朝女子在溫婉多情的同時,更有一份蓬勃生動的氣質和堅韌頑強的意志。

在兩宋四百年間,無論繁華還是戰亂,無論塞北還是江南,一個個美麗智慧的女子次第而出,寫就了最精彩的故事,演繹出最浪漫的傳奇,有過最華麗鏗鏘的綻放。

女性是否得到社會的尊重認可,首先要看她們的政治地位。

宋朝可以說是女性掌權的最後一個高峰了。

從北宋到南宋,共有八位皇太后九次垂簾聽政,這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

其中有兩位更是風華絕代,一個是有“宋代武則天”之稱的仁宗章獻明肅皇后劉娥,她從一個賣唱孤女到母儀天下的皇后,已經上演了一箇中國灰姑娘的傳奇。

更殺伐決斷,執掌天下,萬民歸附。

另一個是將鐵腕宰相王安石拿下,執政多年,英宗宣仁聖烈皇后高滔滔,被後世稱為“女中堯舜”。

豈止如此,就在那同一個時代,還有契丹遼國承天皇太后蕭綽,斷腕太后述律平;西夏還有掌權多年的梁太后,各民族的女子們交相輝映,綻放在千年前的歷史星空,將那些男人們統御麾下,笑傲神州。

而在宋朝眾多皇后中間,出身最微、經歷最奇、權力最大、爭議最多的,恐怕要屬宋真宗的皇后劉娥。

劉娥的出身,是當時士大夫談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

《宋史》說她祖籍太原,爺爺是將軍,父親是刺使,還在襁褓時,父親就死於征戰,母親也撒手人寰,成了孤兒,後被好心人收養,長於益州(今四川)。

不過,《宋史》的記載雲山霧罩,語焉不詳,除了的確在四川長大之外,其它線索皆無從考證。

而司馬光《涑水紀聞》則說“章獻劉後,本蜀人”,本來就是四川人,對祖籍太原說,明顯表示反對,所以,那有名有姓的將軍和刺使到底是不是她的親人,還真難說,總之是留下了千古謎團。

她與那位似父似夫的龔美的關係,也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宋史》載“蜀人龔美者,以鍛銀為業,攜之(劉娥)入京師”,一個姓龔的男人,帶著一個姓劉的女孩在京城打工,這會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據說,劉娥“善播鼗”,擅長撥浪鼓,可以想象,銀匠龔美拉風箱煉銀子、美女劉娥撥浪鼓攬生意那動人的情景,頗有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賣酒夫唱婦隨的浪漫。

史料中比較真實的記載是,當時還在做太子的宋真宗機緣巧合見過劉娥,驚鴻一瞥,看上了她。對

於“皇二代”來說,要麼看不上,一旦看上,巧取也好,豪奪也好,拆牆也好,插足也好,縱使出渾身解數,也會要據為己有的。

於是,這位太子是大手筆的送錢送物,又給房給車,終於抱得美人歸,把她接進了自己的襄王府,上演了一場東方版王子與灰姑娘的傳奇故事。

從此,太子心無旁鶩,對劉娥“寵幸專房”,夜夜笙歌,旦旦而伐,三千粉黛無顏色。

皇權社會也是宗族社會,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血統論和出身論成了道德制高點,成了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決定因素,貴族血統可以世襲官爵,不作任何努力就能享盡人間富貴,而身份低賤者想要擠入上流社會,則比登天還難。

所以,從進入王府的那天開始,劉娥那卑微的身份就成了她的“魔咒”,如影相隨,時刻影響著她、打擊著她、摧殘著她,無論採取怎樣的措施和手段也擺脫不了。

比如,太子的乳母秦國夫人就對這位川妹子嗤之以鼻,苦口婆心地勸說,太子卻充耳不聞。

於是,氣不過之下,她便到宋太宗跟前告了一狀,說自從狐狸精劉娥來後,太子身體都快弄垮了。

宋太宗聽後,自然是大為光火,要求太子立即把劉娥掃地出門。

皇帝發怒,這可是事關自己能不能轉正的前途問題,還是太子的真宗不得不依。

不過,太子對劉娥還真的是情太深,萬難舍,只好折中,把她暫時安頓在王宮指揮使張耆家,害得張耆為避嫌,連家都不敢回,夜夜在辦公室打地鋪,“耆避嫌,遂不敢下直”(《涑水紀聞》)。

好在有情人終成眷屬,過了十多年,宋太宗去世,太子繼位,隨即歡天喜地把劉娥迎進了宮,封為美人,免了相思之苦,圓了鴛鴦蝴蝶夢。

劉娥進入襄王府時還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妙齡少女,後來長期寄居張耆家,等到宋真宗登上皇位,她已經三十出頭,所謂徐娘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