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為了應對遼朝這些少數民族的入侵,宋朝還在貴州專門設定了貴州軍政府。
像是在北宋滅亡之際,南宋中央還調遣黔南路貴州防禦使軍政府思播黔軍,前往陝西,在河南抗擊金軍南下達下十年之久。
此舉擊破了金朝意圖越過秦嶺,由西向東吞滅南宋的戰略目的。
而且貴州軍政府的實力及其強大,如在蒙元消滅南宋的過程中,滅掉了已存在五百年南詔國的蒙古大軍,在二十年問打不進貴州。
最後迫不得已之下,只得以和平的方式將宋朝的黔南路貴州省演變為元朝統下的順元路宣撫司。
此後元中央政府調“宋舊軍思播田楊“黔軍,參加抗擊緬軍及八百媳婦國反叛之戰,鞏固了元朝在。
到了明朝之際,又改“順元路宣撫司為貴州宣撫司”,仍利用黔軍思播參加消滅雲南蒙古梁王的戰爭。
此外,貴州防禦使田祜恭率部擊潰夔路峽江百萬叛賊,會天五年(1127)臘月,消滅北宋的金軍分三路大舉南侵。
一路由粘罕率兵從河陽渡河攻河南;二路由宗輔與其弟金兀朮自滄州渡河攻山東;三路由任陝西諸路都統洛索與副統撤離喝自同州渡河攻陝西。
金軍三路紛紛南下進攻逃竄中的南宋政權,逼得高宗趙構帶著殘臣從商丘經揚州逃到杭州,又從杭州逃到明州(今寧波),在金軍從北向南席捲似的追擊下,宋高宗只得逃到海上過著飄流的日子。
正如《中國通史》裡說“建炎四年(1130)正月,金兵追到明州(今寧波)並派海船追擊高宗三百餘里”之時,《貴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68頁史雲“是時,山東鈴轄孔彥舟叛於潭,衡,嶽,鄂,湖“反叛南宋佔據中南鄂湖之地。
《貴州通志》卷一367頁引《本紀》史述“高宗建炎四年(1130)秋七月,後軍將王闢,陷歸州(今秭歸),調思(南)州田祜恭兵討劇賊王闢;是年十一月,房州(今湖北房縣)賊郭守忠犯歸州,田祜恭擊卻之。”
其志368頁又述“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劇賊王闢,郭守忠破歸州入巫山,將拔翟塘關徑入(四川),調田氏(指貴州防禦使田祜恭)兵,田氏宣即就道,事急矣,可日夜兼行,不到一月至巫山,摧賊鋒。”
“賊還走保歸州,再戰,賊大敗,收歸州乘勝逐至房州,竹山(今湖北西北部),當是時,峽外大小賊以十數,連百萬,荊楚赤地數千裡,至是以人為食,莫不妄蜀郡(四川),人人垂誕誓突入翟塘關,快其所欲(入四川),自田祜恭破王闢,郭守忠後,夔路軍聲(宋軍)大振,自是群賊始不敢有意圖蜀矣。”
就在貴州防禦使田祜恭領旨率部“摧敗峽外大小賊,連百萬,”叛賊之際的西北川陝及中南兩湖之地,則是另一番景象.據《中國歷史事大年表》,《中國通史》史載“建炎四年(1130)宋張浚攻金,敗於富平。”
“九月金將宗弼,婁室率兵擊敗川陝處置使宋將張浚四十萬大軍。”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又史載“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金破泰,通等州,岳飛退保江陰,張浚退軍興州。”
以史可見,歷史上在北宋被滅,南宋方興未艾之初,“岳飛退保江陰,張浚退軍興州“的退敗情況下,而貴州防禦使田祜恭部卻能,摧敗後軍將王闢,郭守忠劇賊百萬妄意圖蜀郡”另立山頭的反叛之舉.這一史實說明了什麼?
說明歷史上,如果沒有宋徽宗此前旨令田祜恭以黔南路一統夜郎全幅,就沒有始創的貴州防禦使軍政府的存在。
當金軍將岳家軍把守的湖北路湖北省,湖南路湖南省變成戰爭的火海之時;在金軍大敗川陝處置使張浚四十萬宋軍的非常危急情況下,倘若沒有貴州防禦使田祜恭麾下的黔軍(即調田氏兵)在夔門峽江一帶摧毀百萬之眾的叛賊,“妄意蜀郡的後軍將王闢,一旦攻入四川,裡應外合糾集擊敗宋將張浚四十萬大軍的金將宗弼,婁室之,一場不可避免的以滿族祖先的女真金完顏部,如此一來。
糾合串入四川的叛部後軍將王闢百萬之賊,其勢必然會產生像潮水般的兵流,由南宋朝統下的長江西部四川,貴州等地,由西向東,自上而下,幅圓兩廂,以席捲之勢裹滅搖搖欲墜中的南宋臨安府(杭州)政權。
這樣一來,以滿族祖先女真金完顏部統治中國的歷史,將比吳三桂引滿人入關建立大清王朝提前五百一十四年(113o~644)。
可見,貴州黔軍此次摧毀後軍將王闢以百萬之眾圖以川蜀反叛南宋的重大意義是,這保障了南宋王朝在西部長江中上游地區川黔兩省的安全。
貴州防禦使田祜恭揮師北上同張浚共同抵抗金軍入侵當貴州防禦使田祜恭率領十大姓黔軍,在夔門峽江摧毀了劇賊後軍將王闢,郭守忠連百餘萬妄意圖以蜀郡,與南宋分庭抗禮之舉後不久,宋廷於“紹興二年(1132)以田祜恭保蜀勳勞,加華州(今陝西華縣)觀察使,率領黔軍從貴州開拔陝西華州至潼關一帶設防抗禦金軍的入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據《田祜恭傳》,明《思南府志》,宋《黔南田氏宗譜》三志史載“紹興三年(1133),金人侵犯梁陽(今河南鄭縣東),四川宣撫處置使張浚集諸路(各省)將帥御之,公(指田辜佔恭)被檄(旨令)行,無逗留,既至,金人望風退去.賞軍品鞍馬等物,升通侍大夫.紹興七年(1137),朝廷以公撫循夷民,備見勳勞,贈璽書金帶;八年(1138),以母憂(死)解官(回思南祭母);九年(1139),披命起復(接受命令重返抗金前線),仍領軍州事.十一年(1141),以累大功,加邊郡(邊界郡治)承宣使,又遷奉寧軍承宣使。”
可見累計起來,貴州防禦使田祜恭率領的黔軍,自紹興二年(1132)開赴陝西前線抗擊金軍南下入侵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兩國簽訂紹興和議停戰為止,黔南路貴州防禦使麾下的黔軍,在陝西華縣及河南鄭縣一帶抗擊金軍達十年之久。
消滅南昭國(雲南)的蒙古大軍在二十年間打不進貴州省府——思南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