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章 三冗之弊

當然,這都還不算什麼,到後面,特別是南宋時的火器製造更是進一步的向規模化推進。

如建康府的都作院,在1129—1261年間,就生產了火器差不多多件。

而江陵府的作院,每年能生產鐵火炮逾千隻,一次撥交襄、郢等州的火器就以萬計。

這樣高額產量的武器作坊的出現,表明南宋火藥的應用和火器的製造又有了新的進展。

可不幸的是,金人與蒙古人在與宋軍作戰中也獲取了火藥的制用方法,這對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有重要意義。

而歐洲人會製造火器則是14世紀的事了(13世紀末從阿拉伯傳入)。

在世界兵器史上,火藥和火器的使用同樣是劃時代的事件,而且對仁義的宋人來說,“火藥和火器的採用決不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工業的,也就是經濟的進步。”(恩格斯語)

馬克思對傳到歐洲的三大發明同樣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火藥、羅盤、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開啟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了宗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可豈止是這三大發明,在數學、天文、醫學、冶煉、建築、農學、造紙等諸多領域,宋朝都取得了遙遙領先於整個世界的輝煌成就。

宋朝是中國傳統數學發展的高峰。

以秦九韶、李冶、楊輝、沈括、賈憲等為代表的大數學家,以其卓越成就永載史冊。

秦九韶著《數學九章》,提出“大衍求一術”,創“聯立一次同餘式”解法,比歐洲數學家尤拉和高斯的相關研究要早大約500年。

還有李冶著《測圓海鏡》和《益古演段》,是率先系統論述“天元術”(即一元高次方程)的著作,同樣領先歐洲數百年。

還有楊輝著的《詳解九章演算法》和《日用演算法》,首創“垛積術”求出幾類高階等差級數之和,還發展了九宮圖,作了圓直線交叉的組合。

此外在《乘除通變本末》中還敘述了“九歸捷法”(籌算乘除的各種運演算法);賈憲的“增乘開方法”的提出比義大利的魯尼和英國的霍納要早800年。

沈括的“燎積術”是中國第一個高階等差級數“會圓術”,並把勾股定理用於從弓箭的弦和矢求弧長,也都比歐洲早得多。

宋朝天文學發展成就輝煌,北宋天文學家蘇頌(宰相)與翰公廉建造了新的渾天儀,開創性的以水力執行,使之與天體運動基本保持一致。

新渾天儀高達12米,寬7米,共分三層,上層為“露臺”,用來觀測宇宙天體,中間的“渾象”每晝夜自轉一週,相當精確。

這臺“水運儀象臺”堪稱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

北宋中期,官方至少進行過5次大規模的恆星觀測,留下了大量天文史料。

天文學家黃裳更是根據觀測結果繪製了星圖。

精確的天文觀測直接推動了曆法改革。

宋代一共進行了18次曆法改革,對各種測算和計算方法都進行了改進和修正(如三次內差法等)。北宋中期衛樸修定曆法,以365.日為一年,比舊曆準確度大為提高。

1199年(慶元五年),楊忠輔重製《統天曆》,以365.2425日為一年(現代觀測資料一回歸年為365.2422日),與西方1582年頒佈的公曆資料完全相同。

在當時的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成就,真的是讓人可敬可嘆!

宋代醫學發展較唐代更為先進。

而且宋代的醫學發展有人極為昌盛,像是分科更細,由前代的脈科(內科)、針科、瘍科(外科)三科細化為“眼科、產科、風科、口齒咽喉科、針灸科、金鏃書禁科、瘡腫兼析瘍科、大方脈科、小方脈科”等九科,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標誌著中醫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針灸學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更加完善,王惟一作《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和針灸銅人模型(今為國寶級文物),在針灸發展和教學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在藥物學上,太祖時編印《開寶本草》,比《唐本草》增加新藥133種。

北宋末修《政和本草》,共收藥物1558種,比《唐本草》增加476種,在《本草綱目》問世前是最權威的藥學專著。

《太平聖惠方》收錄中醫處方個,比唐代《幹金方》多出1萬多個。

《聖濟總錄》則堪稱醫藥史上的一部百科全書,彙集了前代和宋世診斷、處方、用藥、針灸等方面的大量理論和實踐成果,其中刊載藥方近2萬個,為歷代之最。(經“金元改制”和清代的“刪繁就簡”,常用方僅剩300個左右,遺珠千萬,可恨可嘆!今日中醫要走出困境應當從宋代尋求“良方”。)

此外中醫史上最系統最全面的婦科專著《婦人大全良方》也出現在宋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宋代還出現了世界最早的法醫學著作——宋慈的《洗冤錄》,其中涉及驗傷、驗屍、檢骨、驗毒等諸多領域和實踐,許多創造性的方法令後人驚歎,不但開啟了中國法醫學的門戶,更以重視證據和推理的法制意識影響了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