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說到江南的確,其實最出名的,還是江南地區的園林。
的確,在江南地區,擁有數之不盡的園林,像是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園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與住宅相聯。
在不大的面積內,追求空間藝術的變化,風格素雅精巧,達到平中求趣,拙間取華的意境,滿足以欣嘗為主的要求。
宅園多是因阜掇山,因窪疏地,亭、臺、樓、閣眾多,植以樹木花草的;城市山林。
在數量上幾乎遍佈全國各地,其個比較集中的地方有北方的北京,南方的蘇州、揚州、杭州、南京。
其中江南的私家園林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江南私家園林是以開池築山為主的自然式風景山水園林。
而且江南一帶河湖密佈,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又有玲隴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園材料,這些都為江南造園活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所以江南園林不僅在風格上與北方園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區別。
江南園林以揚州、無錫、蘇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為主,其中又以蘇州、揚州最為著稱,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園林則又以蘇州為最多。
為此,蘇州又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稱。
文化古城揚州,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間,大小園林已有百餘處,為此,有揚州以園事勝的說法。
由於揚州地處南北之間,它綜合了南北造園的藝術手法,形成揚州園林具有所謂北雄南秀皆備的獨特風格。
從隋、唐開始,揚州由於經濟繁榮,富商大賈麋集,文人雅士薈萃,對揚州園林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地處江南水鄉的蘇州,城市中水道縱橫、氣候適宜,植物繁茂,花草樹木品種豐富,當地又產湖石,疊石掇山的技巧高明,造園條件特別優越,物資又很豐富。
為此,富饒的蘇州,成了官僚豪富掠奪和享樂的一個重要地方。
明清封建社會末期,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就成了私家園林的集中地,蘇州的造林活動達到高潮,官僚地主爭相造園,一時成為風尚,造園之風達三百餘年之久,蘇州也就成為私家園林的集中地。
皇家園林一般總是帶有均衡,對稱、壯嚴豪華以及威嚴的氣氛。
而江南地區的私家園林,多建在城市,並與住宅相聯。
佔地甚少,小者一、二畝,大者數十畝。
在園景的處理上,善於在有限的空間內有較大的變化,巧妙地組成千變萬化的景區和遊覽路線。
常用粉牆、花窗或長廊來分割園景空間,但又隔而不斷,掩映有趣。
透過畫框似的一個個漏窗,形成不同的畫面,變幻無窮,堂奧縱深,激發遊人探幽的興致。
有虛有實,步移景換,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無窮。
如蘇州拙政園,園中心是遠香堂,它的四面都是挺秀的窗格,像是畫家的取景框,人們在堂內可以透過窗格觀賞園景。
遠香堂的對面,綠葉掩映的山上,有雪香雲蔚亭,亭的四周遍植臘梅;東隅,亭亭玉立的玉蘭和鮮豔的桃花,點綴在亭臺假山之間;望西,硃紅棟樑的荷風四面亭,亭邊柳條搖曳,春光月夜,倍覺雅靜清幽。
國內植物花卉品種繁多,植樹栽花,富有情趣,建築玲瓏活潑,給人以輕鬆之感。
巧於因借是江南園林的另一特點,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儼然大地。
借景的辦法,通常是透過漏畝使國內外或遠或近的景觀有機地結合起來,給有限的空間以無限延仰,使人游來意無免有時也用國內有國,大國包小國,造成空間多變,層次豐富,這種園中之園,又常在曲徑通幽處,在你感到山重水複疑無路隊,卻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產生迂迴不盡致,雲水相忘之樂。
有時遠借他之物、之景,為我所有,豐富園景。
江南私家園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經營的,比起皇家園林來可說是小本經營,所以更講究細部的處理和建築的玲瓏精緻。
江南私家園林建築的室內普遍陳設有各種字畫、工藝品和精緻的傢俱。
這些工藝品和傢俱與建築功能相協調,經過精心佈置,形成了我國園林建築特有的室內陳設藝術,這種陳設又極大地突出了園林建築的欣賞性。
如蘇州留園的楠木廳裡,傢俱都由楠木製成,室內裝飾美觀精緻、樸素大方,形成了一個欣賞性的典雅的室內環境。
室內佈局一班都採用習慣的對稱手法,牆壁上的字畫掛屏以及室外的石案、石墩等,也部採取對稱的佈局,在重複中富有節奏。
室內外裝修與傢俱陳設品均以棗紅、黑、慄殼等三色為主要色調,從而與園林其他部分的紫青色、白色相調和呼應,體現了園林建築室內外設計的寧靜要求。
這恰恰與皇家宮殿建築追求豪華壯麗,用大紅大綠的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楹聯、詩詞、題詠與園林相結合,利用文學的手段深化人們對園林景色的理解,啟發人們的想象力,使園林更富有詩情畫意的手法在江南園林中也是極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