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說,因為洪生晚年抑鬱無聊、所以開始縱情湖山之間,在浙江吳興夜醉落水而死。
並且他在錢塘時,曾先後師事陸繁昭、沈謙、毛先舒等。陸工駢體文,沈擅長詞曲,毛本知名學者,亦善填詞,通音律。
後來在京師又曾向王士禎、施閏章學詩,這使他具備了良好的文學修養,為以後的戲曲創作準備了必要條件。
同時他的交遊很廣,如師友這些大都是中下層的文人,其中有不少人由於對亡明的懷戀,而對清廷採取消極不合作的態度,或因坎軻淪落而對現實多所指責,這些對他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響。
怎麼說呢,如他為徐軌所作的〈北中呂粉蝶兒〉《楓江漁父圖題詞》在抒寫徐仇歸隱之意的同時,也傾吐了自己的感慨:
俺不能含香簪筆金門步,只落得窮途慟哭。山中尚有三間屋,待歸休轉又躊躇。
不能作白鷗江上新漁父,只混著丹鳳城中舊酒徒。幾回把新圖覷,生疏了半篙野水,冷落了十里寒蕪。
——(耍孩兒)
他的性格清高孤傲,在京師“交遊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無不心折”(徐麟《長生殿》序)。流露在《長生殿》中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感情,是和他的生活、遭際、思想密切相關的。
洪昇的戲曲著作共有九種。現在儲存的只有《長生殿》和《四嬋娟》兩種,《四嬋娟》與徐渭的《四聲猿》體制相仿,是由四個單折短劇組成的。
第一折寫謝道韞和叔父謝安詠雪聯吟的故事;第二折寫衛茂漪向王羲之傳授簪花格書法的故事;第三折寫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鬥茗評論古來夫婦的故事;第四折寫管仲姬和她的丈夫趙子昂泛舟畫竹的故事。
《四嬋娟》取材於歷史上才女的佳話,以抒情的詞筆,表彰了主人公的才華和愛情,表現了作者一定程度,的民主思想,和他在《長生殿》中描寫的李、楊愛情有一致之處。
如《李易安清談鬥茶》中趙誠論夫妻之情:都生難遂,死要償,噙住了一點真情,歷盡千磨障,縱到九地輪迴也永不忘,博得個終隨唱,盡占斷人間天上。——[東原樂]
同時,作品中也流露了作者淡於名利不滿現實的思想感情。
但畢竟洪昇又是位有才華的詩人,再加上早年就以詩聞名,所以流傳至今的尚有《稗畦集》、《稗畦續集》等。
只不過他的詩在編選時刪削很多,就其主要內容來看,反映了他抑鬱困頓的生平,並流露了感嘆興亡的思想情緒。
就如同我們之前說過的《長生殿》,這可以說是洪昇最出名的代表作品了,在其創作的過程中,作者曾精心研究了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傳說。
以及有關的歷史資料和文學作品,並加以選擇和組織,使作品建立在充分的歷史素材的基礎上,同時以新的面貌出現於當時劇壇。
而關於唐明皇和楊貴妃兩人之間的故事,在安史之亂以後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併為文人的創作所採用。
並且在唐人的詩歌、小說中就產生了象《長恨歌》,《長恨歌傳》那樣有高度藝術成就的作品。
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描述更為詳盡,為後來的戲曲創作提供更多的資料。
此後的元明以來,宦更成為戲曲和說唱文學的重要題材,無論諸宮調、院本、雜劇,南戲、傳奇、彈詞,鼓詞中,都有有關這個故事的創作。
其中以元人白樸的雜劇《梧桐雨》和明人吳世美的傳奇《驚鴻記》影響為最大。
在這類作品中,有的著重描寫他們荒淫的宮廷生活,比較接近於歷史真實;有的側重描寫他們的愛情,具有濃厚的悲劇氣氛。
而優秀的作品又往往同時接觸到這兩方面的內容。
因此白居易的《長恨歌》首先把有關唐明皇楊貴妃愛情的傳說和安史之亂聯絡起來描寫,並以極大的同情歌頌他們的愛情悲劇。
至於白樸的《梧桐雨》在完成愛情主題的同時,更有意透過他們的宮廷生活寫出一代興亡的歷史教訓。
《長生殿》繼承了他們的成就而有所發展,熱烈地歌頌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並聯系他們的愛情生活,反映了封建社會複雜的矛盾鬥爭,抒發了作者的愛國思想,成為這類題材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戲曲作品。
洪昇在《長生殿》例言中,清楚地說明了他的創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