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8章

就像魯迅先生所說,自從《紅樓夢》誕生以來,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被打破了。

首先他肯定了《紅樓夢》在中國思想史、美學史、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意義。

其次紅學研究已經走過兩百年的歷程,在紅學研究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的流派。

這些流派對於《紅樓夢》主題思想的闡釋不一樣的,比如像索隱派、考證派、探佚派。

對此,張俊先生認為,關於《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我們首先應搞清楚一個,就是什麼叫主題思想。

至於探討一部作品的主題思想的話,大概是有這麼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說這部作品它寫了什麼內容,第二個層次就是說作家寫這部書的時候他的創作動機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個書,第三個層次是後來的人對這部書是怎麼樣看的。

大概比較麻煩的就是最後一個層次。

因為魯迅先生講過這樣一段話,可能大家知道,就是講到《紅樓夢》的時候他說,《紅樓夢》的名義就是很多,因為讀者的眼光不一樣,所以就認為《紅樓夢》的思想也有衝突。

比如說“經學家看見義,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的是排滿,流言家看的是宮闈秘事”。

實際上一部作品的主題思想,由於讀者的思想感情和他的立場角度不一樣,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才覺得看《紅樓夢》也是這樣,首先我們還是應該肯定《紅樓夢》是有主體思想的。

大概最早說《紅樓夢》的主題思想——當時沒有這樣一個概念,就是認為《紅樓夢》它寫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呢,是誰呢,就是脂硯齋,這個大家都知道,當然脂硯齋是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法不一樣。

那麼當時脂硯齋他講到說《紅樓夢》描寫的什麼呢,大家可以看到《紅樓夢》的第一回脂硯齋有個批,第一回寫了一個“絳珠仙草,神瑛侍者”的故事。

脂硯齋在這兒有個批,他就說作者是要借這個故事來寫他心裡面的積鬱,積鬱就是悲愁和苦悶。那麼曹雪芹透過《紅樓夢》要把他自己心裡邊的悲痛的一些事情講出來。這是比較早的。

接下來就是評點派,評點派代表人物是兩個,一個大家就是所謂的護花主人,就是王希廉。

王希廉他在評批裡邊有這麼一句話,意思是說曹雪芹為什麼要寫《紅樓夢》,就是感嘆家世的盛衰。這是評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還有一個叫做張新之,就是太平閒人,他認為《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是諷刺家庭教育的失敗。

後來就是索隱派,索隱派重要的興趣是考察《紅樓夢》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大家也知道,最流行的一個就是認為《紅樓夢》裡邊寫的是順治皇帝和董小宛的故事,順治皇帝就是賈寶玉,董小宛就是林黛玉,寫他們兩個的故事。

這是說他寫這樣一個故事,索隱派裡頭其實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認為《紅樓夢》是政治小說,那麼就說裡頭寫的女子就是漢人,男子就是滿人。

所以他認為《紅樓夢》主要是要批判滿清王朝的。

接下來就是考證派,考證派認為《紅樓夢》就是曹雪芹的自傳,寫他自己的家世的。當然解放以後又有一些新的一些意見。

而段啟明先生也說《紅樓夢》大家是非常喜歡的,其實關於《紅樓夢》的研究,剛才張先生所敘述的那個情況,這幾種流派,事實上是一直貫穿下來的。

有一些是並行的,但是有一些是有所側重的,比如說1921年胡適發表了《〈紅樓夢〉考證》以後,好像考證派比較的佔上風,為主體,為主線。

但是其實這個時候評點派和索隱派都還存在的,所以它這幾種是互相交錯在一起的,而這裡面每一派的裡面情況也不一樣的。

就像我們常常講,比如考證派吧,往往說是胡適先生是開山者,而且往往也把俞平伯先生提到這裡面來。

但是事實上呢,現在有人就指出胡適的《紅樓夢》考證和餘平伯的《〈紅樓夢〉考證》是不一樣的,胡適先生對於《紅樓夢》的考證更著重於史學的。

就是說把《紅樓夢》的作者、《紅樓夢》的版本放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裡面去考證,透過歷史、透過史料來對它進行考證,當然這方面胡先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了。

而俞平伯先生的《〈紅樓夢〉辯》或者《〈紅樓夢〉研究》為代表的考證呢,更著重於《紅樓夢》作品本身。

所以有人稱這是文學的考證,那麼文學的考證事實上跟後來興起的小說批評,其實它裡邊有很多是相融的,文學的考證和小說的批評是相融的,所以這裡邊的關係很有意思的,仔細來分辨的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而另一位紅學家孫玉明先生對此表示說,《紅樓夢》之所以形成為一門學問、專學,並不僅僅它有謎,首先是《紅樓夢》本身所具備的文學藝術魅力吸引了大家,大家關心《紅樓夢》了,才去關心它的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像我無名無姓,大家不知道,我失蹤了、死了、活了,大家不會關心。

因為《紅樓夢》有這個魅力吸引著大家,所以說大家才要去關心《紅樓夢》,也關心《紅樓夢》的謎。

考證越多,發現的史料越多,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就越多,出現許許多多的矛盾的地方。

曹雪芹活了四十歲也罷,活了五十歲也罷,咱們知道的都只是些零零星星、點點滴滴的東西,所以好多是解不開的謎。

《紅樓夢》又是一部未完的作品,它也有許多解不開的謎。正因為它有魅力,大家要去解這個謎,越解謎越多,越有吸引力。

第二個就是說許許多多的大學者都加入紅學研究隊伍中來,不是說能搞《紅樓夢》就能成為大學者,而是他本身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文學修養,他才有《紅樓夢》的研究。

歷史上熟悉的人物像蔡元培先生、胡適之先生、俞平伯先生,到後來的周汝昌先生、馮其庸先生、李希凡先生等等,甚至於說咱們政治領袖的參與,更把這個紅學熱潮給掀起來。

這形成一個重要的群眾基礎,就是說有許許多多《紅樓夢》愛好者在,愛好《紅樓夢》不是別人能煽呼起來的,我在這兒推銷一個產品,我做什麼廣告,而是《紅樓夢》本身具備這樣的魅力,為廣大的讀者所認同,所喜好,所以說紅學的形成不是單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單一的。

那麼索隱派它作為另一個歷史流派怎麼說呢,概念是怎麼說的,索隱就是因為第一,《紅樓夢》有許多謎,曹雪芹有許多謎。

要知道《紅樓夢》有這麼大的藝術魅力,那麼有許多人,就是說作者在前面有一個誤導,說“將真事隱去,用假語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