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雖然藏汙納垢,但好處就在同氣連枝,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過是區區五石散罷了,不一定能動的了世家的根本,隨意找個人頂罪就行。
但此時就如同當年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樣。
此時的本意並不是為了整垮楚家。
萬俟靖心中很清楚,楚家絕對沒有那麼好整垮,他此舉只有一個目的——
世家讓步,同意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已經提出了好幾年,但是世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從來都不同意。萬俟靖這次拿住了不少世家的把柄讓他們各退一步同意科舉制度。
雖然說就算開了科舉制度,人才命脈依舊掌握在世家的手中,但是皇帝好歹也有自己選拔人才的一定權利。
至於為什麼說還是掌握在世家手中?傳道授業解惑並不是白來的。
窮苦人家又焉能有錢讀得起書,縱然開了科舉,一時半會兒也無法逾越世家的人。
知識掌握在世家手中,那麼官位就掌握在世家手中。
雖然窮苦人家的晉升道路現在還被堵住,但這也總算有了希望,雖然距離布衣宰相的朝代還很遙遠,但總算有個希望了不是麼?
當窮苦人家能夠慢慢讀書識字的時候,那個相對公平的時代也就能來臨。
當然在此之前,她要先飛一步。
她從前親手創辦的書院……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那書院養了那麼久,也該是有回報的時候了。
當然此事還未有定論,她先寫信讓宋老爺子準備著。
她飛快地寫好了自己的書信,讓言觀親自去給宋老爺子送過去。
這件事情捅出來之後,世家跟皇權顯然是有一番爭鬥的。
雲相國還有她父親和兩位伯伯整天不著家的忙裡忙外,她爹雲敬敏似乎是站在萬俟峰那邊,因此讓雲老夫人十分不滿,好幾次請安的時候幾乎就等於指著鼻子罵她。
她渾然不在意,淡定的聽著。反正雲老夫人也就罵一罵,不是真到了氣極的時候做不出來體罰她的事情。
更何況就算雲老夫人想體罰她,雲相國也未必會同意。
不過府中氣氛緊張倒是真的,幾乎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她察言觀色,這幾天格外的沉默,在沒有出天大的事情的時候都閉門不出。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事情終於有了結果,她收到了水艾的一封信,是萬俟靖的親筆書信,信上沒幾句話但是卻讓人震驚無比:
科舉之事已定,令父皇同意你我親事。
她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幾乎是噌的一下子就從椅子上竄了起來,雙手微微顫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萬俟靖籌謀科舉的事情也就罷了,她能夠理解,但是為什麼居然會籌謀他們之間的親事。
他們之間……已經有了那種默契了嗎?
為什麼,他就如此自然而然的……說了他們的親事。
她一時之間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坐在椅子上冷靜了一會兒,之後打法銀屏去問府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