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如果輸了的話還好,贏了的話勢必會在下一輪對上一年一和二年七的勝者,和曾經的好友成為對手,這是他們都不願意看到的事。
而這幾位,似乎完全沒有把二年七可能會贏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而林天呢?給每個人安排完任務並講解清楚後,又抓緊時間的拿起一本數學書鑽研起來,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個“學霸”的模樣。
只是沒人注意,這個“學霸”看的書,竟是上學期的。
到了下午自習時間,林天把大家叫到一起,要帶著大家進行輕度的體能訓練。
這麼做有兩點好處,一是緩解肌肉痠痛,加速肌肉對於鍛鍊的適應過程。二是增加大家體力,讓第四天後的第二場比賽大家不至於累暈在賽場。
畢竟未來的比賽一場比一場激烈,適時的調動肌肉的活力性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而且就算沒有踢球這件事,適當的鍛鍊對於身體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延遲性肌肉痠痛症這種疼痛現象,會在運動後第二三天達到疼痛頂點,然後逐漸開始衰減,到第五至七天消失。而在這個過程中,少量的運動不僅不會加劇疼痛,反而會使肌肉得到舒展和適應,雖說痠痛的持續時間會略有延遲,但疼痛強度會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再次進行劇烈運動時也遠不會像第一次疼痛得那麼讓人難以忍受。
所以,科學有規律的運動是對抗延遲性肌肉痠痛症最好的辦法。
起初大家不理解,但聽林天這樣已解釋後,大家也都表示理解和認同。
於是,林天帶著一幫文科班男生圍著操場慢跑,每跑一圈就停下,進行原地活動,做一些扭身,伸展,短跳,等簡單容易的動作,然後再慢跑一圈。這種張弛有度的運動,儘管也是讓大家氣喘吁吁,但做起來卻也不用花費太大力氣,每個人也都勉勉強強的堅持下來了。
而此時的足球場上,正在進行的是另一場足球比賽一年八班對陣二年二班。
這是場實力差距有懸殊的對陣,第一輪幸運的分到了二年級文科班的一年八班,有驚無險的以三比二贏得了比賽,可碰到了實力強勁的二年二,他們就一點轍也沒有了。上半場被人家灌了四個球,下半場開場不久,又接連丟球,而一年八也只是靠對方後衛的一次失誤,勉強扳回一城,離比賽結束的時間還有十五分鐘的時候,雙方都已經沒了開場時那個生龍活虎的盡頭,都在賽場上平靜的倒著腳。
九比一的比分,讓領先者已經失去了進攻的興致,開始為下一場比賽保留體力,落後者也已經完全放棄了反敗為勝的希望,剩下的十五分鐘成了球場上的垃圾時間,無論是球員,裁判,還是場外的觀眾,幾乎每個人都盼望這比賽快點結束。
而躲在廢棄教室看球的小吳,則無奈的搖著頭,自言自語的說:“若以後的比賽都像這場比賽的話,那真沒有什麼看的必要了。”
正在一旁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的張指導點了點頭,顯然也是贊同他的意思。
然後他注意到了在球場外圈帶著大家跑步的林天和北木,驚訝道:“這在場外跑步的不是二年八的3號和10號麼?”
張指導猛然睜開了眼睛:“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兩個人?”
喜歡極品球星請大家收藏:()極品球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