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第三組的最後一輪比賽在卡達多哈舉行。
中國對陣卡達,巴勒斯坦對陣馬來西亞,兩場比賽同時進行。
香港隊的提前出線,讓本來最有火爆潛力的最後一輪比賽一瞬間變成了雞肋。
從實際的角度上來說,這兩場比賽已經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不會對最終的結果起到任何作用。
巴勒斯坦對陣馬來西亞的比賽,更是創造了本次預選賽觀戰人數最低的記錄。
沒錯,3萬人的體育場,只賣出了56張票,有的地方甚至免費送票,希望能給冷清的球場帶來些人氣,要不然就太尷尬了。
但到比賽當天,還是有90的坐席是空的,有的人拿到了免費票,也懶得來看比賽。
而相比之下,卡達對陣香港的比賽的火熱程度卻依然走高,整場門票雖不是一搶而空,但到了比賽當天也幾乎售罄。
不得不說,這其中恩納濟“約戰”林寒的因素,佔了很大的功勞。
雖然出線無望,但畢竟是關乎卡達榮譽的一場比賽,其精彩程度想必不會差,所以不缺錢又閒散的卡達人也很是買賬。
而令香港特區隊員感到意外的事,那幾百名香港球迷也沒走,繼續佔據著看臺上的一角,堅持等著自己的主隊打完最後一場比賽。
卡達依然派上了全部的主力,而香港特區隊這邊則派出了大部分的替補隊員,目的是為了讓每一個隊員都得到適當的鍛鍊。
香港隊的首發陣容為:
守門員:22號胡衛國。
前鋒:11號龍小海 10號林寒
中場:15號于飛、16號拉布、20號孫飛、21號姜坤
後衛:17號許國華、2號屠軍、19號李榮、4號文彼得
穩妥晉級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鍛鍊新人,是很多球隊心照不宣的做法。
香港隊也是這樣,很多在前面幾場比賽一直坐著板凳的球員終於在最後一場比賽得到了上場的機會。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展示機會了,表現得好,在以後的十強賽中極有可能以主力的身份首發,表現得不好,也不會對球隊的晉級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裁判吹響了開場哨,雙方在中場展開了激烈的拼搶。
卡達人為了榮譽而戰,香港隊原本的替補隊員則為了積極的表現,不遺餘力的逼搶。
場面一度十分的激烈,但激烈過後,經驗老道的卡達人漸漸的佔據了上風。
雖然在內地隊員的補血下,香港隊的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缺少了大量主力隊員的情況下,原港隊的隊伍顯然照比全主力上陣的卡達隊弱了一節。
但這幫經過方嚴調教過的隊員們憑著充足的體力和鑑定的意志,竟然頂住了卡達的進攻,開場前的五分鐘,在香港隊幾名中場隊員的不懈努力下,完全抵禦住了卡達隊的壓制。
然而,比賽進行到第8分鐘,恩納濟接到了傳球,他把球往前一趟,迅速衝了出去,在20號孫飛和17號許國華的合力封堵下生生把球帶了過去。
1.86的身高,86公斤的體重,帶來的是強大的衝擊力,孫飛只是在身體上和他有些許接觸,就差點被他撞個跟頭。
19號李榮上前糾纏,又被恩納濟輕鬆突破,沒有了上次比賽中死盯著他的塔吉克青年,恩納濟感覺在這場比賽他將如魚得水。
現在,他的面前只剩一個屠軍了,恩納濟哪裡還會放在眼裡,帶球直接朝屠軍衝去。
屠軍的站位很好,好得讓恩納濟想打出最快捷進攻必須得從他面前突破,然而此時,恩納濟還會在乎眼前的防守隊員嗎?
他迎著屠軍衝了上去,屠軍沒有像上場比賽一樣對他進行貼身防守,竟也迎著他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