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章

“今天不看鬼,今年少份樂!”

辦公室內。

“票房統計出來了!”負責在收發室幹活的安傑激動地跑過來,敲門,在陳敏嬌應答後推門而入。

陳敏嬌出聲提醒,“小心點,別急。”

安傑臉上的喜悅快要溢位:“過了,過了!”

“什麼過了?”她疑惑。

安傑緩了口氣,“超過《金色出戰》了!”

《捉鬼靚女》首日票房50萬,上座率達七成左右;第二日有所進步,院線平均上座率達到了72,二日累計票房共97萬;第三日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上座率直接飆升到84,破八對於香港電影來說,已經很難得,而三日累計票房共163萬;就在所有人以為上座率將會有所下降時,《捉鬼靚女》的口碑發酵,第四日上座率更是高達96,四日累計票房共246萬;第五日開始人滿為患,甚至有人提出加場請求,而五日累計票房3223萬。

僅僅五天。

要知道,《捉鬼靚女》的拍攝成本不過58萬。

除去營銷手段花費的數額,還有給自家院線的分成,五天,他們賺回來也快兩百萬港元。

而放映還會繼續,杜風也洽談好的臺灣院線也將不日上映,東南亞方看到近日票房的優秀表現,也有提出引入,而杜風和陳敏嬌還在挑選合適的影院。到時候,又將會是另外一筆收入。

至於《金色出戰》,他首發不錯,但是餘力不足。盡管在第一天把天嬌的《捉鬼靚女》壓在了腳下,但後續上座率越來越低,口碑也與《捉鬼靚女》無法相比。盡管學義的牌子和趙一鴻的名聲還在,但耐不住天嬌的反殺迅速。

五日,《金色出戰》票房289萬,被《捉鬼靚女》的323萬狠狠甩在後面。

許多電影從業者都把這件事看在眼底,報紙更是大肆鼓吹《捉鬼靚女》,稱它為77年最後的票房神話。

其實也還沒到票房神話的水平,但《捉鬼靚女》也算是1977年票房記錄裡的一抹亮色了。

許多人都新奇的發現了一個影院,名叫天嬌。知道了一家影視公司,也叫天嬌。有一個青春貌美而演技了得的當家花旦,她的名字,是陳敏嬌。

許多本來觀望著的電影製片人,都紛紛將自家的電影投向天嬌院線。而在陳敏嬌與影評人元何青的共同篩選下,不少電影都陸續上映,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口碑,賺取了一些票房,不至於讓往日拍好的電影只能塵封在盒子裡,無法上映,不算虧。

杜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真實寫照,現在見誰也沒大少爺的架子了,樂呵呵的。其實這也是陳敏嬌和他談過的,這當老闆的,若要是想當個讓人信服又能夠賺錢的老闆,就得把骨子裡那瞧不上人的勁兒給去了。

該高高在上的時候就高高在上,平時的日子裡,也別太把自己當少爺。

香港人精明,最會權衡利弊,但也重情義。一個能帶領大家賺錢又在他手下過得不錯的老闆,沒人會嫌棄。

別當食肉型老闆,讓員工自願加班加點,早出晚歸,還要超額完成工作任務要求,並且忍受他的趾高氣昂與苛刻的完美主義。

如果一個老闆的屁股需要用員工的頭來頂,那麼他就算不得一個真正的老闆了。真正的老闆是,讓別的公司的人來頂自家員工的屁股,而自家員工還願意留下。

杜風給陳敏嬌提過,他其實挺想當個好老闆。

好老闆?陳敏嬌笑他,問他,什麼是好老闆?

杜風自己也答不上來。

下一個總是最好的。

“哪裡有什麼好壞之分。”陳敏嬌說,“要有人覺得你不是好老闆,要麼是你不是真正的老闆,要麼就是對方太稚嫩,是剛出草垛的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