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嬌看著周志邦。
“短期來說,當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形成效應和既定模式,長期來看,便不失為一項能夠賺錢利潤的措施了。等這種電影周邊的生産模式工業化,鏈條化,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來看香港電影,來購買香港電影周邊,來為香港電影著迷。”
一部電影在影院播送完畢,如果後續有足夠的物品能夠維持他們在觀看電影時候的情緒,那麼他們將極有可能更加沉迷其中。
這和後世的同人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許多人其實並未對電影書籍原著有所瞭解,但是因為受優秀的同人作品的影響,反而對於原著和原片産生了好奇與興趣,反向帶動並且為之升級。
這樣的列子數不勝數。
有千萬自來水的《大聖歸來》就是其中之一,同人反作用於原片,使得宣傳效果達到利益最大化。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陳敏嬌她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隻身踏入這個名利場漩渦,不得不咬牙狠沖。
周志邦一點就透。
他舉杯,酒杯中的紅色液體晃動。周志邦推動自己鼻樑上的眼鏡,翩翩道:“合作愉快。”
他哪裡是書生,分明是眼鏡之下的狐貍。
陳敏嬌與他碰杯,玻璃與玻璃接觸,聲音清脆,像古代的兩枚銅錢相撞。
“合作愉快。”
二人又商談了些,具體事宜等杜風同周志邦相談。陳敏嬌能夠談判是因為她懂得人性,但她不能直接確定如何擬定合同能夠使得天嬌的利益最大化。而杜風知道。
玉盤珍饈食盡,酒入暖腸。周志邦送陳敏嬌到門前。
周志邦:“陳小姐,接下來可有什麼新片?”
新片。陳敏嬌搖頭,“並未。我有其他打算。”
“聽說你近日在找人寫推薦信。”周志邦看出陳敏嬌的詫異,替她解惑,“我有舊友在□□工作。”
周志邦笑了下,“抱歉,你知道你現在是大明星了。”
言下之意是,大家總是格外關注她的動靜的。
陳敏嬌看了一眼天空,夜已上色,世界趨暗,星子垂釣。
“周先生的訊息算是靈通。”陳敏嬌說,“我打算去國外修學一段時日。”
周志邦剛打算說些什麼,卻見他的司機把車穩穩地開了過來。他上前一步拉開門,“陳小姐,給我一個送你回家的機會。”
“榮幸之至。”
打計程車對於現在的陳敏嬌來說,算不得安全。
兩人不過是普通相處,第二日,卻在小報上又登出了當紅女星陳敏嬌和周志邦的緋聞。那小報正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太陽報》。
狗改不了吃屎,《太陽報》還是採取老套路,從據知情人開始,到相關人員爆料結束。
配上了幾張夜晚二人共同上車的圖片。
香港的狗仔實在是無孔不入。
這邊張伯剛剛換了個司機,現在又開始操心起八卦來。在他看來,陳小姐和自家少爺沒戲了,也不至於同周家小兒有所牽連。
他好幾次都想要問出口,卻又半道把話嚥了下去。逗死陳敏嬌了,她給張伯說,別擔心,也只是談生意。
男人和女人,又不是隻有情愛可談。
但她還是想了個對策。
跟狗仔和毫無公信可言的媒體沒什麼道理可講,得用別的招數。
作者有話要說: 注,現實世界此時並無《太陽報》,作者對它懷恨在心並且借用了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