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四十四

1978年9月25日。

天嬌集團所在的三層小樓熱鬧非凡。

這一棟看似平平無奇的小樓, 卻在這一年之間,締造了許多震驚全香港的神話。

《捉鬼靚女》系列步步高昇,兩大女星橫空出世。其中王惠玲被稱之為少女掌門人,而樂音更是以那張大氣潑辣的臉成為了許多人的夢中情人,二人合力,把當初陳敏嬌創下的票房神話,又推向了新的高潮。

天嬌院線更是擴充套件,吞下了學義的半壁江山,打破了香港影視界被學義一手壟斷的現狀,在自己的院線以及學義聯合院線推出了眾多算得上新潮的電影, 也引領出了一批新生代導演。

而天嬌旗下的《每日港影》和《電影雜刊》更是滲入進了香港人民的生活。想要尋找好看的電影資訊?想要了解過去的優秀電影和當今外國電影的資訊?購買《每日港影》和《電影雜刊》絕對不會出錯。

就連玩具周邊,天嬌都能夠有所涉獵。

那些陳敏嬌走之前埋下的種子,在她離開的一年裡,已漸漸成長開花,只待結果。

然而,不管天嬌這一眼發展如何, 許多人心裡都一直有個疑問。

那個忽然出現閃耀了整個香港影壇的港姐陳敏嬌,去了哪裡?

她的離開, 好像從來都是一個謎。盡管天嬌已經發出了報紙申告, 說陳敏嬌外出求學, 但大多數的八卦群眾似乎對這個答案不夠滿意。按常理來說,一個明星消失於大眾眼前快要一年之久,那麼他被淡忘的可能性就極高了。但誰讓天嬌這個公司有活躍度呢?更何況,陳敏嬌一手打下的《捉鬼》江山, 不久之前還在不斷地侵佔著香港電影的票房。

只要《捉鬼》系列在人們的眼前出現一次,陳敏嬌的名字不外乎就要被提起一次。那些把她的相片貼在自己房間的少年少女,還沒有忘記她。那些日複一日關注港姐選舉比賽的人,也不會忘記她這個神話。除此之外,有的是一些遠赴香港打拼的大陸仔,會拿她當作榜樣。

更有人戲稱,陳敏嬌這一走,養活了不少了八卦小報。

“陳姓女星消失為哪般?疑似整容失敗。”這樣的標題配上一張陳敏嬌眉開眼笑的嬌俏模樣,就足以讓頗具八卦天性香港民眾掏錢買下這幾分錢的小報。

還有什麼嫁入豪門生子育女,一個比一個獵奇,一個比一個想象力豐富,倒是忘了這位女星,現在也不過十七歲而已。

1978年9月25日,是星期一。

這一天,天嬌的員工依舊是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有人推開了大門,負責接待的少女掛滿微笑地抬頭,一句你好凝在嘴邊,來人摘下墨鏡,笑得溫柔又得體,卻是自信非凡。

“陳,陳敏嬌???”

陳敏嬌伸手拿墨鏡腿擋在雙唇之前,小聲地問她,“我的辦公室還在老地方吧?”

自從去拍戲以後,她幾乎就和香港的一切失去了聯系,也和鶴慶年失去了聯系。但她不甚在意,鶴慶年的出現是一抹雪色的點綴,但不是她想要的第三種絕色。她很感謝他,但大家都是有要事在身的人,奔波以至於失聯,也算是意料之中。

華夏人愛說緣分二字,她也信。她來這世界難道不也是一種緣分嗎?

“放心的啦。”或許是陳敏嬌看上去太過於和藹可親,那少女竟然同她開起玩笑來,“那可是你的座位耶。”

陳敏嬌這個名字對於天嬌來說,算得上重要。

“bye,下次見。”陳敏嬌按照記憶裡路線往樓上走,她記得她的辦公室在三層,靠窗的位置。

一路上,或多或少有認出她的人,於是爆發了連鎖反應,整棟樓都變得鬧哄哄的了。

陳敏嬌來到杜風的辦公室前,和秘書打好招呼推門進入的時候,杜風正背對著大門打著電話。

“bb,我今晚得空。”電話線拉的長長的,他翹著腿坐在桌沿邊,百無聊賴,“不食大排檔,我知有一家新開的食肆,嘞,叫onster sushi。”

陳敏嬌屈指叩了叩桌面,聲音清脆。

杜風全然沒有回頭,吊兒郎當地擺擺手,全把她當作是秘書。而秘書站在陳敏嬌的身後,表情凝結,看著小杜總不知該不該開口提醒。

陳敏嬌又敲了敲桌面。

杜風皺眉,回頭,“做咩呀?”

——陳敏嬌站在他的桌面,笑得溫柔。而秘書小姐扶額嘆氣,不知如何是好。

“阿,阿嬌?”杜風驚訝地眼睛大了不止一倍,嘴巴也張開了。

陳敏嬌略帶嫌棄地看了他一眼,“許久不見,你倒是成了大舌頭?”

“阿嬌,真是你嗎?”

電話那頭的女孩發出了聲音,“阿嬌,阿嬌是誰?好嘅你個杜風,又在和別的女仔講話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