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姐,你想得獎呀。”
只有得獎,才有可能上臺站在主持人的身邊。
陳敏嬌從鏡子裡看他,“阿攀,我怎麼會不想?”
對名對利,她怎麼會沒有慾望?她也只是一個俗人而已。
歐陽攀撓了撓後腦勺,他之前看陳敏嬌瘋狂拍電影的樣,還以為她早就看淡了這些,毫不在意這點虛名。
可是人活一世,利帶不走,除了一點虛名,還有什麼能夠被後人記住的呢?
陳敏嬌想得通透。
“等下。”歐陽攀記起一件事來,“金馬獎,不是沒有主持人嗎?”
“你有沒有好好看流程?”陳敏嬌頭大,“金馬獎之前是沒有主持人,但是時代在變,這金馬獎也在變。”
“萬歲。”歐陽攀看著陳敏嬌,不吝嗇誇她,“你上臺一定比主持人好看。”
“千萬別。”陳敏嬌擺擺手,“能當上這主持人的,都應該是德高望重或名氣頗盛德前輩。我啊,還有得學。”
歐陽攀就是最喜歡她這點,就算被外面捧得再高,也對自己所處的位置還有能力清楚無比。就像當初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港姐一定會不斷地以電影刷屏的時候,她毅然決然拋下一切走了,然後現在,帶回來一個嶄新的陳敏嬌,也帶回來一個嶄新的電影奇跡。
《俠盜》就是一個奇跡,沒有人能夠否認這一點。
就現在幾天,從杜風那得到的訊息,不少的香港劇組開拍,搞的都還是武俠題材。這個人每次一出手,就能帶出一種新的風浪了。
奇跡誕生,就總有人想要去超越。
然而超越《捉鬼》的,卻還是陳敏嬌自己的一部《俠盜》。現在無數人想要超越《俠盜》,但在歐陽攀看來,也許還是隻有讓陳敏嬌自己繼續拍片,才能夠做到真正的超越吧。
她踩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而來,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兩個人上車回酒店,明日才是紅毯之夜。
“哎,阿嬌姐。”歐陽攀突發奇想,“你覺得《俠盜》能拿獎嗎?”
“肯定能。”陳敏嬌毫不思索給出答案。
“這樣有信心?”歐陽有些錯愕。
陳敏嬌搖了搖頭,“不是信心,而是給《俠盜》頒獎,是政治任務。”
歐陽攀有些不懂了,“怎麼說?”
陳敏嬌嘆了口氣,“你要知道,對於我們來說,或者對於你來說,電影就只是電影,是很單純的藝術創作。但對於商人來說,電影不過是商品和工業品。而對於政治家來說,電影就是政治。”
很多時候,這也是許多理想主義的電影人的無奈。某種意義來說,也是她的前世,中國電影的無奈。
在那樣的社會環境和審片制度下,有些片子能夠殺出血路,也值得讓人驚訝了。
電影是一個多屬性的複合體,它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媒介,勢必是要與政治掛鈎的。就連好萊塢,奧斯卡,都沒有逃脫掉所謂“政治正確”的詬病。
陳敏嬌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年來,金馬獎總是會隔一兩年給一部香港電影頒獎,當然,獎項一般來說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存在,如果片子本身就很好,則有沖擊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可能。
香港電影人把臺灣看作是他們的後花園,臺灣又何嘗不是這樣看待香港呢?更重要的是,臺灣與內地的關系一直也因為某些原因而處於白熱化的階段,香港作為中間者,一直是被拉扯的物件。
適當的“討好”香港電影,也是臺灣電影界需要做的。
陳敏嬌清楚這一屆金馬獎來參投的香港的電影不多,影片質量能夠與《俠盜》一搏的更是沒有,所以她才會斷定,《俠盜》在金馬獎一定會有所收獲。
歐陽攀聽得頭皮發麻,他幹笑兩聲,“我還是好好拍電影吧。”
陳敏嬌很贊同他的話,“是,你認真拍電影就好。”
商業的東西交給商業的人去做,政治的事情交給上面的人去搞。
他們電影人,只要問心無愧,做一個匠人,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
陳卓祥是別的電影公司的,所以和他們沒有一起抵達臺北,倒是在走紅毯頒獎當天和他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