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葉氏終於插話了,說道:“我見三郎和圓圓一下學回來就做功課,大郎,你的功課可完成了?”努力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
“嗯,寫完了。”穆子期敷衍地應了一聲,看了看她還紅著的雙眼,想了想,又忍下詢問她的衝動。
他就不明白了,古代的女子不是生了孩子後都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嗎?為何他親孃還是和以前一樣全副心思都放在這些情情愛愛身上?當然,個人有個人的自由,葉氏想怎麼做都行,他現在一點意見也沒有,前提是穆懷恩對她是真心的。
現在看來,穆懷恩的心思還是放在章姨娘身上,他們那邊才是真正的一家四口呢,而且還覺得那邊是庶子姨娘,指定會受到正室的磋磨。他很是納悶,穆懷恩一生下來就是作為嫡子來教養,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他那麼同情庶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葉氏見穆子期和老葉氏似乎有話要說的樣子,見穆子期的態度還是和先前一樣不冷不熱,心情頓時沉鬱下來,又勉強說了幾句閒話,接著說要去看看穆子期和穆圓圓,不一會兒就離開了。
穆子期見她走了,心裡鬆了口氣,左右看了下,見老葉氏身邊只有一個小丫頭侍候,忙問道:“阿奶,葉嬤嬤去哪了?今天我都沒見過她。”葉嬤嬤是家裡的老人,從小丫鬟起就一直伺候老葉氏,等她兒子長大娶妻生子就被放了身契出去,不過葉嬤嬤還是留在穆家幹活。
穆家到底不是豪富之家,家裡的下人只有不到十個,個個身兼數職。
“他孫子這兩天身子有些不好,奶奶就放她回去照顧,等孩子病好再來。”老葉氏隨口答道,又摩挲了下穆子期的臉。
穆子期讓小丫頭退下,直接和老葉氏開門見山:“阿奶,你說咱們寧安縣會不會出什麼亂子?這些日子我總覺得不好,你看鄰省那裡都已經開始出現逃荒了,咱們這裡竟然也有這麼多的流民。”寧安縣不是交通要道,想南下或往西的流民很少會經過他們這裡,沒想到現在城門外圍有這麼多人,那說明受災的範圍已經很嚴重了。
“咱們是不是要早做準備?”見老葉氏沉默,穆子期繼續問道。
“家裡的米糧夠吃兩年,大郎不必擔心,家裡有準備。”老葉氏雖然不喜歡章姨娘,但不得不說,這位還是有點遠見的,不用擔心家裡的用度,就是心思用不到正道去。
“可是……萬一咱們要撤離呢?縣裡不一定安全。”穆子期最怕的是農民起義了,他現在屬於地主這一階級,太平盛世還好,到了亂世就是出頭的椽子,亂民最喜歡的是他們這種有錢有糧、防護力量又沒有多強的人家。
“奶奶活了四十多年,寧安縣一直安安穩穩,現在快要開春了,等天氣一好,那些流民就會慢慢返回家鄉,大郎放心,怎麼都不會餓著你。”老葉氏安慰他,覺得小臉上掛著憂愁的大孫子很是懂事,又不忍心他擔心,自然百般安慰。
穆子期卻不是很贊同,安寧縣承平已久,向來發生的災害不大,當地是魚米之鄉,連著幾任縣令都算是好官,在當地刮地皮不大厲害,因此百姓的生活還是不錯的,但他總覺得這次不一樣,他就是有個預感,偏偏他奶奶還不信。
算了,不管了,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打算來吧。就算最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也只不過損失一些錢財,和性命比起來,錢財並不算什麼。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裡,他除了上學唸書,剩下的就是到街上打聽訊息,再慢慢的、一點點地準備食物、藥品等物資,還變著花樣朝老葉氏和葉氏要錢,為此她們還懷疑一下,只是接下來就是過年,她們要忙起來了,也就暫時沒再多問。
這時候,官府開始插手市場來調控物價,每人每天買的糧食是定量的,又派出穿著蓑衣的衙役和士兵四處巡邏……這樣的措施一出,縣裡的秩序頓時好起來,先前要發大水的流言很快就銷聲匿跡。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雨下得太大,大家沒法出門交流資訊。幸好,這樣的日子只持續了四天就停止了,接下來雖然還在下雨,但也只是在淅淅瀝瀝地下,並不算大。
見狀,眾人心中充滿了喜悅,尤其是縣城這些經歷過逃難的人,他們知道災難的可怕,現在好了,看樣子似乎並不是有洪澇的樣子。而且他們向當地人打聽過,往年十月下雨持續的時間並不久。
喜歡古代養家日常請大家收藏:()古代養家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