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走幾步,見葉氏軟倒在地上,連忙走過去扶起她:“娘,咱們趕緊走,這裡很快就有亂民來到,快。”也顧不得葉氏披頭散髮了,生死關頭,這些都不算什麼。
葉氏身材嬌,穆子期經常鍛鍊,自身子骨強壯,今年雖然才十一歲,但力氣已經有十四五歲的少年那麼大了,所以還能勉強扶起她。
葉氏一震,不知從哪裡來的力氣,一把推開穆子期,尖聲道:“我不信,我不信你爹死了,我要親眼看到!”話音未落,人已經竄了出去。
穆子期來不及反應,等回過神來,趕緊跟著葉氏的腳步跑出去。
這個時空的漢人女子一般不會裹腳,所以他第一次見到了葉氏驚饒速度,自己竟然追不上她。
一路上,整個穆家出乎意料的安靜,只除了聽到二門那裡傳來砸門的聲音。
穆子期心裡越發急切,知道等門一砸開,可能等待他的就是一場血戰。
他們去堂屋的路上暢通無阻,兩人也很快見到了穆懷恩。只見他直躺在地面,胸前插著一支箭矢,眼睛緊閉,胸口有一大灘血跡。
“夫君!”葉氏看到這一幕,身子大受打擊地晃了晃,她搖搖頭,連滾帶爬地跑到穆懷恩身邊,伸出手指去試探他的鼻息,隨後整個人僵住了。
穆子期快走幾步,他仔細檢視穆懷恩,發現他身上的傷口不止是胸前的箭傷,胳膊、後背還有幾處傷口,而且熟悉的面容證明這確實是他這一世的親爹,沒有被人冒充。
穆子期看著失魂落魄的葉氏,沒有傷春悲秋的心情,急聲道:“娘,咱們趕緊把爹扛到後院的枯井裡,那裡沒有人打擾。”他左右看了下,這裡沒有人了。雖他向來對穆懷恩心有不滿,但現在他死了,到底是生了自己的親爹,要風光大葬現在做不到,但放好遺體還是可以的,只要他們的速度快點,花不了多長時間。
葉氏呆呆不語,直直地盯著穆懷恩,眼淚直淌。
穆子期見狀,忙道:“你再不行動,待會連放到枯井的時間都沒有,你聽,外面的門快被砸開了。”估摸著現在有部分人在前院那裡搶東西,還沒有來得及一起砸門。而且他們二門的門板剛換上,厚度可觀。
“大少爺!”突然,門口傳來噠噠噠的腳步聲,緊接著就是熟悉的少女嗓音,“大少爺,大事不好了,章姨娘帶著二少爺和大姐從後門那裡離開了,管家也跟著走了。”
“什麼?”穆子期轉身問她,“你看見了?”
“看見了!聽見了!”丫鬟瑞珠喘著粗氣,比劃道,“是管家帶著他們離開,家裡的其他人都跟著走了,我看到他們的馬車,裡面裝了好多東西,看起來早有準備。我去問他們,管家是老爺生前吩咐過的。”
這話一出,屋裡如死般寂靜,瑞珠低著頭瑟縮著,不敢看穆子期的表情。
穆子期怔了怔,剛才想幫著收斂遺體的想法瞬間沒有了。既然西院那邊的人已離開,那自己又何必在此浪費時間?
心一狠,正準備把葉氏拖走就突然聽到“噗嗤”一聲,穆子期轉身一看,只見葉氏右手緊握著一把插進胸口的剪刀,整個裙在穆懷恩身上,見穆子期望過來,就吃力地道:“大郎,孃親對不起你,我不是一個好孃親,你快逃吧,帶著你奶奶,不要管我們,我和你爹認識這麼多年,我做不到讓他孤零零一個人上路,我也不想逃……我的兒,娘對不起你。”
穆子期條件發射般撲過去想為她捂住傷口,腦中思緒亂飛,猶如一鍋沸騰起來的粥。
這難道是演戲嗎?這好像是一場夢。
他的舉動毫無作用,不知是剪刀太鋒利,還是葉氏心存死志,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葉氏的腦袋就垂了下來。
“你不配為人母。”穆子期望著自己滿手的鮮血,喃喃道,眼淚卻沒有預兆地流了下來。
至於“短毛賊”……他再仔細思考,不由得悚然一驚。
難不成除了他之外還有其他穿越者?穆子期想得到更多的資訊,卻發現整個寧安縣上下對短毛賊並不大瞭解,他唯一的資訊來源還是來自幾個行商的閒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今所處的社會還是比較落後的,對於外界的訊息並不敏感,加上所謂的短毛賊離這裡較遠,現在大家討論最多的還是河南、山西的旱災。
“今年開春沒下過幾場雨,莊稼長得不好,七月又下了一場雨雹,地裡的莊稼都給傷著了。咱們這裡是魚米之鄉,要不是有舊年的陳糧墊著,估摸著早就餓死人。要是明年開春老爺還乾旱,指不定要出大亂子。”老葉氏和穆子期在前院的牛棚裡嘀咕,“今年秋的莊稼收成不好,朝廷沒有免稅,還按往年收稅,我看已經有人拖家帶口去逃荒了。”
此時已是冬,上下著雪,儘管氣寒冷,但大家的心情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最怕的是不下雪,瑞雪兆豐年的道理誰都懂。當然,心情好是指家中炭火充足、取暖工具足夠的時候。
穆子期正在牛棚裡給他要來的毛驢喂乾草,眼前這頭驢毛髮黑得發亮,眼睛炯炯有神,體型比一般的毛驢要大。
據這種驢耐力強,適應性好,性子刻苦耐勞,價格還比牛的價格低得多,估計才十兩左右。不過現在這個時候要買到這麼合適的驢也不容易,看來穆懷恩是費了一點力氣的。
其實穆子期更想要的是牛,只是牛比毛驢貴重,而且更顯眼,萬一他真要離家,牛的目標太過於顯眼。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沒有找到跟穆懷恩要養牛的好藉口,他爹可不是好糊弄的。
還有一點很關鍵,穆子期兩年前跟老葉氏回老家,在鄉下他和驢打過交道,會趕驢車,以後伺候起來容易,這也是他向穆懷恩提出要養驢的原因,有前因在嘛。
當地的馬匹很少,沒有幾匹,牛也不多,更多的人是買驢來養,畜力全靠它們。
“逃荒?阿奶,你他們都會往哪裡逃?”穆子期好奇地問,他穿越的家庭條件不錯,從到大雖然不能每吃香喝辣,但吃飽飯總是可以的。
“逃荒——”老葉氏語氣複雜,她抬頭望了望,嘆道,“不是往西就是往東,往年南下的更多,只是現在南方那邊鬧出亂子,估摸著是要往東了。逃荒路上苦啊,奶奶雖然沒有逃過,但你曾外祖就是從北方逃過來的,本來一家十幾口人,到了寧安縣就只剩下你曾外祖兩兄弟了。”
喜歡古代養家日常請大家收藏:()古代養家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