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客們人人腰間都佩戴著繡了青蔥和串了銅錢作穗子的錦繡荷包——寓意著要祝賀新生兒聰蔥)睿、進財;頭上也大多簪著堆紗花兒,人人都喜笑顏開的,好不熱鬧!
嫤娘被忙得腳都挨不著地兒。
眾女賓見了才出生不過三天,就已經褪去了水腫,生得白白胖胖又身肥力大的小嬰孩時,個個都被高興壞了,人人都搶著抱了抱這個體壯的可愛小嬰孩,又好好地逗弄了一番,好好沾一沾喜氣。
只是,小兒郎著實乖巧,被眾夫人們搶來奪去的,居然一直呼呼大睡著,也沒醒。那肥壯柔軟的小嬰孩惹得眾夫人又愛又憐,嘻嘻哈哈地笑成了一團。
袁氏也掙紮著半坐了起來,與眾女賓客氣了一番。
嫤娘命芳茵看牢了袁氏,還吩咐芳茵,什麼事兒也不讓幹,只盯著袁氏就只,萬萬不可讓袁氏太勞累。那芳茵盡職盡忠地守著袁氏,袁氏不過才與眾夫人們說笑了一刻鐘的時間,芳茵便大著膽子過來請袁氏安歇。眾人聞琴知雅意,紛紛告辭了出來,在嫤孃的力邀之下,去吃宴席去了。
眾人幾乎都是舊識,便嘻嘻哈哈地吃了一回酒。席間,年長的夫人們向年輕的少夫人們傳授著管家的經驗,還有各地不同的過年習俗……倒也其樂融融的。
眾夫人們熱熱鬧鬧地吃起了宴席,嫤娘還命人預先請了兩個伶俐的女先生在席間為眾夫人們說唱彈詞講笑話……
待女賓們笑夠了鬧夠了也吃飽了,嫤娘這才引著眾女賓移步二門處的雕樑花廳。
花廳裡頭早已經已經佈置好了。
男賓們坐在東面,女賓們被安排在西面,中間被兩副八頁錦繡屏風給隔開了,花廳中間設著案,供奉著碧霞元君、三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神像前的香爐裡盛著黃澄澄的小米,蠟扡上插一對燙了金字的羊油小紅蠟,下邊兒壓著黃錢,仙符等全份敬神錢糧。
一個打扮得體,很有精氣神的婆子先笑盈盈地上前向眾位夫人少夫人請安。
這人便是田府今兒請的收生姥姥,她過去曾是宮裡的老宮女。因此,她的嘴兒特別會說,又特別會察顏觀色。
收生姥姥笑眯眯地向眾人請了安以後,神色頓時一肅,便吩咐侍女們端了託盤,依次從東向西,沿著賓客們所坐的方向,一一走去。
無論男賓女賓,在侍女們走過自己跟前的時候,便將早已準備好的添盆禮放在了託盤之上。而侍女們則端著盛滿了各式物件的託盤,圍著花廳走了一圈兒以後,又排著隊兒走回了收生姥姥的身邊。
收生姥姥請了田府旁支輩份最高的四叔公出來,四叔公先是依著收生姥姥的安排,往小木盆裡添了一丁點子的清水,收生姥姥立時大聲唱道,“聰明靈俐,細水長流!”。
跟著,四叔公又顫顫巍巍地從懷裡掏了一把幹桂圓紅棗和栗子出來,也扔進了木盆裡,收生姥姥一見,立刻大聲唱喏了起來,“早棗)兒立慄)子,連中三元桂圓)……”
接下來,分立於收生姥姥兩邊的侍女們將方才賓客們扔在自己託盤上的東西一一倒入木盆,收生姥姥一邊看那些物件兒,一邊大聲地將那些吉祥好聽的話兒唱了起來。
待所有的添盆禮被放進了大木盆之後,收生姥姥一手抱著小兒郎,一手拿著棒槌往盆裡稀裡嘩啦地一攪,盆子裡立頓響起了咣咣當當的聲音,好不熱鬧!
收生姥姥唱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
因是隆冬,收生姥姥也不會真的給小兒郎洗澡,便只是將她的手指沾了沾旁邊小木盆裡的溫水,然後將溫水灑在小兒郎的額頭上。
那在她懷裡睡得正香的小兒郎先前被乒乒乓乓的聲音給吵得要醒不醒的,這會兒面上沾水,一受驚便“啊吭”一聲,閉著眼睛幹嚎了起來。
聽那小兒郎的哭聲十分哄亮,顯見得是個底氣足的健壯孩子,圍觀的眾人都忍不住嘻嘻地笑了起來。
收生姥姥也笑著繼續唱道,“……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
她一邊唱,就一邊象徵性的用手指沾了水,不住地往小兒郎的襁褓上彈去。
接下來,收生姥姥命這邊的侍女們收了水盆,又吩咐那邊的侍女們送了艾葉薰條和生薑片過來。將切得薄薄的生薑片放在小兒郎的腦門上,再點燃了艾葉薰條,象徵性地炙了一炙,寓意百病消除。
小兒郎已經閉著眼睛在收生姥姥的懷裡又呼呼大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