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帶著家人避難,輾轉來到滄州城住了下來。
幾人住在一家老店之中,每日花銷不少坐吃山空。孫立覺得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找一個事情來做此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他逐漸弄清了義軍的新政。透過多方打探,他知道了義軍的一些情況,覺得這支名號為‘梁’的大軍有前途。
身在大宋朝廷的官場混過,孫立深知朝廷仍舊是一個龐然大物,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因此他選擇觀望一段時間。若是義軍不靠譜他再另找出路。
沒過多久,他便聽到一個訊息,那就是義軍大破官軍,一舉將河間府攻破據為己有。不但如此還將聲勢浩大的郭圖軍趕出了河間府地界擠壓到真定府一帶。
孫立大驚,他可知道論兵力三個登州也比不上河間府的官軍,而且人家還是戰鬥力強悍的邊防部隊,這麼一看義軍大有前途啊,他便打算憑藉一身本事去義軍那裡混一混。
這樣,他就更加關注義軍的訊息,有事沒事便在酒樓瓦舍中廝混,聽滄州人說義軍的那些小道訊息。
沒想到竟還有驚喜在等著他,那日他正在酒樓和弟弟孫新吃酒,忽然聽到有人議論起義軍的騎軍部隊。
其中一個食客似乎見過什麼大場面,在他口中義軍的騎兵似乎比遼國的鐵林軍還厲害一樣,反正就是怎麼誇張怎麼吹。
孫立一開始並未注意,直到聽到一個名字‘欒廷玉’欒將軍。他心中一動莫非是師兄不成,於是他便仔細傾聽,到後來為了打探訊息甚至給那位食客添菜買單。再三打探之後,他判斷義軍的那位欒將軍大機率就是他的同門師兄。
這讓他喜出望外,立刻帶著家眷和孫新、顧大嫂、樂和、解珍、解寶等人趕往河間府。
來到河間府之後,孫新並未著急,而是在城中觀察多日,輾轉打探欒廷玉的訊息。直到有一天他遠遠的望見欒廷玉帶著軍隊出城,這才確定就是師兄。
他回到客棧之中將訊息對幾位親人一說,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才去梁山軍的大營之中尋找門路。
欒廷玉聽了孫立的遭遇也是唏噓不已,在這條時間線中他並未遭受師弟的背叛,畢竟同出一門自往,對他還是相當有感情的。又見孫立屬實可憐,從一介官身淪落到江湖逃難,於是便答應將他引薦到義軍之中。
孫立自然萬分感激,口中師兄長師兄短的叫個不停,張口同門之誼閉口自幼相交,倒是把欒廷玉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酒足飯飽之後,欒廷玉隨著孫立去見了見他那一票兄弟,對孫新、樂和、解珍、解寶也比較滿意,於是約定在第二天將他們接到軍營之中。
欒廷玉立開客棧回到軍營,趁著大帥無事便來拜會。
杜昱正在中軍大帳之中研究地圖,見欒廷玉求見覺得有些意外,這位兄弟自打投靠到梁山泊便十分低調,一向不發表意見,對山寨的安排任勞任怨沒有半點怨言,對這樣好的部下,他當然要給予尊重。
兩人見面之後客套一番,杜昱當即命軍中小廝奉上茶水,兩人坐在帳中閒談。
“大帥,卑職前來有事相求,還望大帥成全。”欒廷玉終究不是嘴遁強者,很快他就繃不住心思把這次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廷玉何必如此客氣,來到山寨就是兄弟私下裡不用這麼正式。有什麼事直說便可。”杜昱說道。
“卑職有個同門師弟過來投奔,想要在軍中做事,不知大帥能否應允。”欒廷玉說道。
“廷玉的師弟必然也是人中龍鳳,想在軍中做事有何不可。不知哪位英雄,可否帶來見一見。”杜昱此時還未反應過來。
“大帥,卑職的師弟名叫孫立,江湖上有個綽號喚作病尉遲。”欒廷玉說道。
“病尉遲孫立!他可是那位登州兵馬提轄?”杜昱這才想起小說中的人物關係。
“正是如此,果然什麼事情都瞞不過大帥的法眼。”欒廷玉說道。
“額,這樣吧。廷玉明天將他帶到大營之中,讓貧道見識一下他的本事,然後再做安排如何?”杜昱問道。
“多謝大帥!”欒廷玉起身施禮,口中連連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