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達、謝威、嚴林、呂熊幾人率領的右翼兵團最終俘虜了二萬左右的遼國軍兵,楊春、朱武、陳達、崔埜幾人率領的左翼兵團則俘虜了將近四萬人左右。倒是麾下僅有數千騎兵的欒廷玉和孫立二人俘虜了將近三萬人讓人驚歎。
而史進、裴宣、焦挺因為聖教軍的子彈耗盡退出了戰場,並未在俘敵這方面建功。倒是宮富與解珍解寶兄弟支援中軍收穫不小的戰功。中路因為雙方投入的兵力最多人員最密集,俘虜相對多了一點足有五萬多人。
那些降兵被分開安置到幾處營地嚴加看管起來。
當然打掃戰場並不只是處理降兵,戰場上遺留的那些屍體更是要儘快處理。尤其是這一戰的季節還是燃熱的夏季。一旦屍體腐敗很容易滋生瘟疫,不管是對大梁的軍隊還是在當地生活的百姓都是致命的威脅。
因此杜昱嚴令麾下軍兵立刻著手,將雙方的屍體集中起來。
大梁的軍隊一直忙到傍晚這才把事情做完,此時最終的戰損統計也交到了杜昱的手上。看著紙上的數字不由得眉頭緊鎖,他沒想到這次大戰損失會有這麼巨大。
單說陣亡人數最少的聖教軍,在面對鐵林軍時也遭受了騎兵弩的攻擊,儘管有步軍的刀盾手在前面擋傷害但戰損也不可避免。
三次上陣之後,聖教軍損失了兩千多人。其中有一千人是當場陣亡,另一半則是受了不同程度的傷。
再說大梁的騎兵,經過一次騎兵互懟之後損失也不小,最終陣亡的兄弟達到了一千五百人,受傷的更是多達兩千人,幾乎接近一半的戰損。
步軍方面,右翼戰場損失最大他們面對耶律夷列兩萬餘騎兵的衝擊,三萬豹滔軍陣亡近半,餘下的也有八千多傷員,完好無損的軍兵僅剩七千左右。若不是宮富及時支援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左翼戰場因為聖教軍才是攻擊鐵林軍的主力,步軍損失最小,僅有一千五百多人陣亡,一千多人受傷。
而中路因為人員過於密整合了戰場絞肉機,人員的損失也非常大,陣亡的人數在一萬七千左右傷員也接近一萬多人。
光是陣亡的大梁軍兵就達到了三萬六千餘人,戰損接近25,足見這場戰爭的殘酷。
遼軍那邊,俘虜包括傷員)的統計是十四萬多人,戰場上收集到的遼軍屍體則在七萬具左右,也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當然遼國的那些軍兵並不都是戰死,很多都是逃跑的途中摔倒被踩踏而死。
算起來隨著耶律大石和耶律夷列成功逃走的遼軍大概在兩萬人左右,已經不能對大梁軍產生什麼威脅了。
杜昱心中感慨眼前看似是冰冷的數字,實際上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背後更是無數個家庭。他雖然一直將這些人當成npc來安慰自己,可終究是有些不忍。
撫卹這些事情先放在一邊,眼下要緊的是處理雙方陣亡的那些士兵的屍體。
在夏季想找如此巨量的柴草太困難了,杜昱只好將揹包空間之中的汽油放出一些,讓軍兵將其澆在那些屍體上面,然後點燃實行火葬。
他站在燃燒的屍山面前當真有些負罪感。
喜歡穿行宋末請大家收藏:()穿行宋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