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視

杜昱在燕都坐鎮繼續為大梁的工業發展打基礎,很快真定府之戰的戰報就傳到了他的手中。

知府叢放向獻媚投降,邊軍主帥張玉寧可身死也不願轉投大梁等等詳細的訊息都記錄在冊,他看過之後有些感慨。

看來不管是遼國還是大宋都不乏死忠支持者,胸懷信念之人從來都不缺少。再聯想到精忠報國的嶽武穆、負帝壯烈投海的陸秀夫,甚至還有南宋滅亡時隨之蹈海殉國的十萬軍民,杜昱覺得心情有些沉重。

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會趨利避害,但也不乏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尤其是在華夏大地上熱愛故土和故國之人更多。

這件事給杜昱一個啟示不能小看大宋,不要以為將日薄西山的遼國滅掉,大宋的土地就唾手可得,還是要保持謙遜和敬畏之心。

真定府的後續的處理他並不打算直接參與,此種事情交到以聞煥章為首的文臣商議解決即可沒有必要事事親為。

投降的那部分大宋官員和遼國的那些降臣一樣,必須要經過思想改造之後才能擇優任用,以免出現懷有異心的情況。

杜昱當前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最重要的還是秋天的那場約戰,再他看來只要擊潰或者重創金國人大梁的局面就會豁然開朗,進入相當長的和平時期。

周邊有能力給大梁製造麻煩的也就是大宋和金國,西夏苟延殘喘自顧不暇根本不會自找彆扭來大梁這裡尋晦氣。

所以他一直在為戰爭做準備,最近一段時間更是來到灤州與韓伯龍和武松等人匯合,檢視安東軍的具體情況。

他打算這次對上金國以熱武器作戰部隊聖教軍為主,輔以兩萬多左右的飛虎軍,其餘的人則由安東軍來補充。

儘管遼國上京留守撻不野和都統耶律餘睹投降金國,當之前金國的兵馬也就在兩三萬人左右,總體上的兵力也就在七八萬之間。

杜昱認為拿出兩萬聖教軍、兩萬虎威軍再加上五萬多安東軍,大梁依舊在軍隊人數上有一定優勢。

雖說女真人號稱蠻晚不可敵,而且也確實在實戰之中擊潰了遼國七十萬人馬,但總的來說主要是因為他們作戰勇敢不畏犧牲。

還有一點就是金國人的騎兵較多,機動性發揮的比較出色。

杜昱覺得金國人的優勢在面對大梁的時候就沒有那麼誇張了,女真人擅長騎兵衝陣攪亂陣型,而大梁的軍兵最擅長的就是結陣作戰,聖教軍更是依靠熱武器的遠端優勢造殺傷的行家。只要能大量的殺傷金國人,以他們那點薄弱的人口基礎和國家體量根本就沒可能與大梁消耗下去。

不過真定府的事情也給他提了醒,行軍打仗大意不得,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才會在戰爭中取得優勢,如此一來他對安東軍也重視起來。

打仗的物資沒有必要投放下去,但安東軍的訓練一定要抓起來。本來這支部隊就是韓伯龍組織的農民起義,隊伍的軍事素養相對較低,好在絕大多數軍兵都是玄法道的教徒,在凝聚力和忠誠度上沒得說。

杜昱送過來的新式訓練法他們執行得一絲不苟,儘管還顯得比較笨拙,但能都沒有怨言。

想想也比較正常,之前在遼國的治下這些人都是被壓榨得幾乎沒有生存的希望,每年田地裡的產出繳納完賦稅之後連正常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這才會尋找精神上的寄託。

韓伯龍宣傳的玄法道一出,靠著免費發放‘符水’治病的福利,立刻就在百姓之中得到海量的擁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