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和許貫忠商議之後重新整理了一個思路,不過他總覺得還有繼續完善的空間。
索性他便利用傳送門將許貫忠等人帶到燕都,準備讓大家集思廣益以群體智慧解決問題。
不得不說有了聞煥章、公孫勝等人的參與,杜昱的思路被拓寬不少,在他心裡有了數個可以執行的計劃。
現在倒不需要急於做決斷,只要暗中做好準備隨即應變即可。
不過大宋要配合金國夾攻大梁畢竟是件大事,杜昱不敢小視,儘管童貫的隊伍尚未組織完畢,但也要早做準備。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杜昱決定現在就將三萬虎威軍送到滄州,與大名府的豹滔軍形成掎角之勢。
此時再指望谷林一人已經不大現實,因此他特意讓唐斌領軍,以入雲龍公孫勝作為軍師,呼應豹滔軍。
大梁這邊根據形勢做出一系列的針對性調整,可以說先於大宋做好了戰爭準備。
杜昱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不敢在燕都久留,將任務釋出之後便傳送回濟州城外的軍營。
此時他需要將自己的計劃向盧俊義和燕青透露一點,既然將人家拉攏到自己陣營就要真心對待,否則還不如不做。
而且對呂方和歐鵬,他也要有所安排。兩人情況不同,歐鵬根本就不知道大梁的事情,如今也要對他有所交待。
杜昱在軍營之中秘密開會,參與的自然是心腹將領。
在聽到如此多的隱秘之後,歐鵬目瞪口呆,他真沒想到追隨的好大哥居然有如此本領,竟然可以在夾縫之中開闢一片新天地不聲不響的建立大梁國。
歐鵬對此事自然是持支援態度的,大宋的軍制如何這麼長時間他有所瞭解,做大宋朝的下級軍官還是從龍做大梁的將軍還用選麼。
而且他當初就是落草之人,對大宋朝可沒有什麼認可度,之所以做了朝廷的鄉兵指揮使還是拜好大哥所賜,如今好大哥有更高的身份和地位自然要抱緊大腿,那裡還會有背叛的意圖呢。
杜昱同樣有十分的信心,倒不是自覺魅力驚人主要是沂州兵馬統制和梁王之間的身份相差太大,揭發他得到的利益遠不如追隨他來的更大。
他毫無顧忌的講出了自己的部分計劃,要求這幾人做好自己繼續配合大軍行動即可,甚至在征討田虎的時候可以賣一賣力氣適當的表現。
等蕩寇軍真的與大梁軍開戰的時候在採取行動,給張叔夜來個狠的。
盧俊義和燕青自是沒話說,倒是呂方和歐鵬二人與蔣敬、馬麟等人相處日久私交非比尋常,比較關心沂州留守的兄弟如何安置。
出於保密需要,杜昱並未透露具體的事情,不過明確表示沂州的兄弟他不會放棄,同樣有任務安排下去。
二人這才安心保守秘密,繼續在軍營之中忙碌,杜昱也將更多的精力用在蕩寇軍這邊。
時光飛逝,五天的時間一晃就到。
張叔夜見蕩寇軍做好準備之後立刻下令拔營起寨。
充當先鋒在前面開路的是宋江的隊伍,杜昱的隊伍緊隨其後,張叔夜和一部官軍在後面壓陣。
大軍在州城叨擾日久,如今可算離開濟州,周邊的百姓大大的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