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下令安撫開德府城的百姓。
數條軍令下去,打消了大部分百姓的仇視之心。不管他們是否願意,事實上已經成了大梁國的治下之民。
只要是戰爭便會有所傷亡,兩軍對壘都要爭勝其實說不得誰對誰錯。無論他們能否理解,都已經成為事實,死去的親人也不可能復活,向大梁軍隊報仇很不現實也只能忍著悲傷向前看。至少從大梁軍隊的作風來看並不是無義之師,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
開德府城的百姓在第五天就恢復了往昔的生活,人畢竟要向前看,生活也要繼續。不過讓他們奇怪的是,大梁的軍隊並未對他們的生活有過多幹預,讓他們有了一絲時空錯亂的錯覺。倒是少了平日裡大宋官府躉吏的各種欺壓,日子似乎比其往昔更加順心如意。
許貫忠等人沒有過多參與開德府城的治理不假,可他們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忙著休整軍隊準備與後方的官員交接之後便繼續進軍。
杜昱倒是沒有繼續留在軍營之中,他來到開德府的府衙,留下一處時空錨點之後便傳送回到燕都之中處理國事。
現在他看得清楚,確實如同聞煥章所說大梁國地盤的急速擴張使得後備人才跟不上發展需要,人才的缺口比以往更大了,現在只能趕鴨子上架硬生生提拔一些新人上位。新人之中絕大多數是梁山泊掃盲班之中培養出來的人,當然也少不了經過思想改造之後的遼國舊官員。
如此一來官員素質必然良莠不齊,礙於現狀也只能這樣將就,只要他們能貫徹執行大梁化的改造就算合格,至於替換的事情只能等日後大梁國的教育體系發展起來再逐步實現。
基於當前的形勢杜昱也只能回去與聞煥章等人再商議一番,看看能否做得更完善一些。
拋開杜昱返回燕都不談,再說許貫忠。
等待了數日後,杜興帶著一支軍隊過來駐守順帶送來了聞煥章安排好的新任開德府知府。不管怎麼說都不能讓一個地方失去秩序,否則必然會給大軍的後方添亂。
沒了後顧之憂,許貫忠與盧俊義帶兵繼續推進,這次他們的目標是滑州。
行軍路上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有時遷的情報部門在到處偵查又有對講機和電臺等通訊手段,豹滔軍確實如同開了全圖在打仗。大宋軍隊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附近的威脅更是被林沖麾下的八千騎兵清理得乾乾淨淨。
僅僅數天的功夫他們就來到滑州城下,在此安營紮寨。
許貫忠與之前一樣,並沒有因為戰勝了安利軍便對滑州的守軍掉以輕心,儘管滑州只有一些地方守備部隊。
他性格沉穩,飽讀兵書又使得他明白一個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成功便越要小心翼翼以免陰溝翻船前功盡棄。
因此他依舊在調整軍隊狀態的時候與盧俊義等人分析滑州的守軍,研究作戰方案,將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在沙盤上預演一遍以免出現錯漏。
也不是許貫忠膽小,而是汴梁城那邊傳來的訊息確實有些出乎意料,新任官家趙桓居然啟用了宗澤。
當初他在大名府之時就聽聞過宗澤的大名,知道那是一個剛直豪爽之人,為官一處便造福一方而且頗知用兵。
大宋朝啟用如此名臣也讓許貫忠平添許多壓力,不管怎麼說汴梁城之中尚有數十萬禁軍,若真的交給宗澤來指揮排程對豹滔軍是個極大的威脅。
虎威炮和炸藥包的威力再大也不是萬能的,要知道對方可是數倍於己的兵力,誰來應付都會覺得頭大,只有趁著宗澤尚未調整好禁軍隊伍的時候才是勝機最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