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人馬這麼大的動靜當然瞞不過杜昱派出去的偵騎,這些可都是他從梁山泊上帶過來的老人兒,是林沖和史進等人訓練出來的精銳騎兵。
帶隊的夫長更是青山兄弟會的骨幹,忠誠度那是極高的。對這些人他也不吝嗇,不但給配置瞭望遠鏡,還有幾人隨身帶著對講機。
透過對講機的聯絡,杜昱第一時間就得知了雙方的動作,稍一分析他認為雙方的決戰應該就在今天,於是他也擂鼓聚將集結隊伍,準備去撿果子。
話不贅述,沂州軍很快就集結完畢,他一聲令下,隊伍出發繞過小溪轉出山林之後直奔戰場的側後方行去。
再說登雲山,金槍手徐寧訓練出五百能使用鉤鐮槍的嘍囉兵再配上二百人使用撓鉤,他表示對付柺子馬已經不在話下。
宋江覺得時機以到,便集結山寨的大軍準備反擊。
現在山寨形勢危機,他和老大哥托塔天王晁蓋之間的矛盾也暫時壓了下去,二人精誠合作起來。
鑑於山寨人手充足宋江和吳用分配起來也得心應手,山寨上有能力帶兵打仗的人不多說得上比較合格的其實也就是小李廣花榮和霹靂火秦明,像赤發鬼劉唐這種純屬趕鴨子上架。流氓打架那種一擁而上還行,玩點花樣是不要指望了。
不過現在也不需要他們搞什麼戰術,打破朝廷大軍的圍困只能硬碰硬的對剛。但他們還是兵分四路,分頭迎擊呼延灼。
攻打正面的第一路人馬一萬五千人,由宋江親自指揮,打頭陣對付柺子連環馬的當然是金槍手徐寧的鉤鐮槍隊伍了。當然了還有穆春、穆弘、王矮虎、李逵等人在旁伺機而動,直接衝擊呼延灼的中軍。
第二路人馬一萬五千人,由晁蓋率領,帶著入雲龍公孫勝、鄒淵、鄒潤、劉唐等人,負責衝擊朝廷大軍的右營。
第三路人馬一萬人,由小李廣花榮率領,帶著鄭天壽、孔明、孔亮等人,負責衝擊朝廷大軍的左營。
第四路人馬是兩千騎軍,由霹靂火秦明率領,他帶著黃信郭盛鄧飛等人,繞道下山準備抄朝廷大軍的後路。
剩下的人就留在山寨做好準備,一方面可以以防萬一,一旦戰況有變還可以派兵接應,另一方面也是保險起見,紮好籬笆守住老巢。
等他們做好準備,山下的呼延灼也已經集結軍隊等待大戰的到來了。
其實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就是這樣,絕大多數軍隊的執行力有限,想要迅速集結立刻行動基本上不大可能。更何況這個時期行軍打仗還要講究一個列陣迎敵,排好隊形才能開戰。
等雙方準備開戰的時候,距離偵騎得到訊息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
大戰一觸即發,杜昱等人還在路上不緊不慢的行軍。在他看來即便是登雲山的人能夠破掉柺子連環馬,雙方也會有一番苦戰。
雙方加起來有八九萬人的規模且得打一會呢,用雲飛兄的話說‘就是五萬頭豬三天抓也抓不完啊’。
喜歡穿行宋末請大家收藏:()穿行宋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