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仁貴郭盛和錦豹子楊林率領一隊騎兵追殺朝廷潰軍,不想遇到杜昱等人失手被擒。
有了人質在手,杜昱心中放下一塊大石,他料定以宋江的人性,為了在人前保住‘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的人設,他也會願意用自己等人的平安換兩位兄弟的性命。
所以這次在趕走那隊騎兵之後,他好整以暇集結隊伍不緊不慢的向後方繼續撤退。
他的這一些騷操作驚呆了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督戰官,這位是真沒想到逃命還有這個逃法,不抓緊時間跑路,還不緊不慢生怕敵人追不上一樣。
不過人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他現在的身份可不管用,要是再像以往那樣吆五喝六被人殺了都沒地方喊冤,畢竟這是戰場主帥都生死未知,他這樣的虞候死了又有誰管。
杜昱倒是並未理會他,跟著就任由他跟著,反正這種小角色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他這邊從容不迫緩緩撤退,反而吸引了不少逃出來潰軍,紛紛追向他的隊伍,一路走來倒是收攏了五百多人的隊伍。
只不過裡面成分混雜,不但有其他地方的鄉兵還有不少沂州的禁軍。杜昱詳細問過才知道他們這些墜在後面的鄉兵和保護輜重的禁軍已經被登雲山的軍隊打的七零八落,大多數兵丁都找不到自家的上官,見他這裡有活路這才紛紛來投。
其實也很正常,不管怎麼說這些人也算是打過仗見過世面的,知道逃跑的時候一個人跑是跑不遠的,最終結果只能是被人追上殺掉。人多一起逃不但逃出去的機會大,即便被人追上也有很大可能招降他們,而不是隨手殺掉。
杜昱就這樣一邊不斷收攏逃出來的殘兵一邊趕路,當然他並不是瞎跑,在昨日行軍的過程中他們曾在一處河流邊短暫紮營,看地圖這條河流是流向羅莊方向,而且那邊有一座小橋,儘管不知道對岸的道路通向那裡,但過了橋之後守住橋頭,任你千軍萬馬也奈何不得。
人少就要有人少的辦法,實在不行斷橋求生也不錯。
原本他感覺距離那座小橋不近,誰知走起來卻並不遙遠。這貨也沒想想李志帶領的是萬人大軍,還是以步軍為主,每天能走四十里都燒了高香,實際上大軍每天趕路都不會很遠就要早早紮營。
他感覺走了一天的路實際上連三十里都不到,現在逃命的時候這群人那還像平時一樣懶散都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不能像馬兒一樣狂奔。
杜昱在馬上倒沒什麼感覺,實際上那些鄉兵和潰軍都在以競走甚至小跑的速度在行軍。行軍一個時辰後,他們竟然趕到了那座小橋邊。
這貨沒敢停留,立刻組織人馬過橋。
摩雲金翅歐鵬、飛天虎扈成、九尾龜陶宗旺、鐵笛仙馬麟、小溫侯呂方几人在馬上各提兵刃虎視眈眈,那些潰兵們倒也不敢搶著上橋。
杜昱先是讓鄉兵中的弓箭手和刀盾兵們有序過橋,在過橋之後列陣以待以防有人搗亂,隨後便是那些潰兵,在武力的威懾下倒也沒出什麼亂子,順利的到達河對岸,最後他才帶著一眾長槍手透過小橋。
此時,那些隨著他逃命的兵丁們才放下心來,知道大機率逃出生天。
杜昱沒有急著走,他知道這些人一路奔命早已疲憊不堪,現在不僅人質在手還有地勢之利反而可以謀劃一番從容離去。
就在他們這群人在河對岸原地休整的時候,宋江率領的登雲山大軍已經結束戰鬥開始打掃戰場。
原來在宋江勸說晁蓋成功,得以帶領登雲山大軍出征的時候,他們早就撒出去探馬,不斷尋找李志這支大軍的動向。